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泥料的开掘与制备
普洱茶
 
    泥料的开掘与制备,今天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讲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宜兴紫砂矿藏并非遍地皆有,亦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阳羡砂壶考》曾载:"就土质而论,自明迄今,凡数百载,一山土层开发既尽,不得不向他山求之,产土之穴既异,土质自属不同,赏鉴亦随之而别。"所以紫砂矿脉将来有无断绝之虞也不得而知,这正是紫砂陶名贵的原因之一。清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曾对矿脉有如下的形容"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由此可知紫砂泥矿的开采就像煤矿的深挖地层一样艰难。在民国初年以前,开采泥矿的工人大多并非专业的陶工,而是当地贫民或农民的副业。一般陶土原料的采掘,分为明掘和暗掘两种。紫砂泥因深埋地底,多采用暗掘(掘井)的方式取得。所以文献曾对清初的采泥方式有"掘井千寻"和"入渊百仞"的描述。
    经营泥矿的开采及加工者一般称为"搪户",搪户将人工开采出的块状岩石(即生泥)卖给磨坊人家,磨坊人家再以人力将成块的矿泥平铺于竹席上,需小心避免杂物混入,并用铁槌将其敲碎成核桃大小的碎块后静置,任其日晒风化为更细的砂粒,再挑入磨坊入磨,利用畜力磨成粉状(现已改采机械研磨)。泥料粉碎后,先筛去石质物,再置于小水塘中,加水拌成稀泥,沉淀数日后,将其移入浅塘,日晒成固体,购者依其用途所需购入粗细不同的泥块,为了增强陶泥黏性,购来之泥块需先用少许清水分解后,置于特制泥凳上以粗重的木制榔头反复捶练千百次,使土粒密结以增强可塑性,成品称之为"熟泥"据民初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曾写道:"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于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纯手工加工的方式一直沿用到1957年实施机械化为止。目前这种粉碎、过筛、捶练的工序,已进步到全面采用机械化来执行,以节省人力。然而以机械制成的熟泥,尽管事后的手工成型及烧成的条件不变,但表面已失去自然的细梨皮效果。应用手工制备的熟泥烧成后,因其泥团粗细悬殊,烧成时收缩不一,所以外表粗颗粒较为凸出,富有滋润光泽的质感。我们由下表即可发现:宋代的紫砂泥团粒与现代机械揉成的团粒,大小相差数倍之多。所以当我们在判断砂壶的真伪及古今年代时,其胎土表面质感结构亦是重要的参考之一。
 
作者:玲儿
日期:2016-07-1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