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界名人 > 茶人介绍 >
紫砂名贤:杨季初
“杨季初”
江苏宜兴人。活跃于雍正至乾隆(1723-1795)年间,善制菱花壶,与陈汉文齐名。创始紫砂色泥堆绘工艺,为陶艺美术增添专门技法,有一代泥 绘大师之誉。杨季初有深厚的文化涵养,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其作品取法高古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风貌,一般陶人难望其项背。
泥绘装饰流行于清代十七世纪晚期(雍正),即是用紫砂泥化为泥浆,利用壶胎的附吸能力进行堆雕绘刻、画工细雅、恰似田黄石的薄意雕、其素静精制。
 
泥绘装饰源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在已成型完工且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雕细琢,使之质感强,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作品,色泽稳定,历久弥新。常见的泥绘材料有白泥和本山绿泥绘。如坯体干湿度不一致,粘附力差,泥绘图案易脱落,故传世精品较少,乃紫砂装饰工艺中的上乘技法,一般为进呈宫廷御用之器。
杨季初善用泥绘装饰,其作品通常设色典雅,且善于表现材料的质感,以粗砂揉入泥浆,堆塑斑驳的树石;以淡黄脂泥,描绘人物皮肤的平滑感;以淡青淡蓝,晕染出荷花点点,是杨季初心意相得的代表作品之一。 来看看这些泥绘工艺吧:
杨季初作宜兴紫泥彩绘山水人物图笔筒
此笔筒为二十世纪初重要宜兴砂器藏家陈克立旧藏。在《阳羡砂器精品图谱》的序中,陈克立自述因受到其叔岳、清末著名外交官及收藏家龚心钊(1870-1949)之启发而好宜兴砂器,并在战后透过荣宝斋收集大量宜兴精品。
本笔筒上印「杨季初」方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印「杨季初」款的宜兴彩绘山水图笔筒,同以紫泥为地,风格及构图与本笔筒非常相近。
杨季初款彩泥绘牧牛图笔筒
此杨氏牧牛图笔筒口底相若,口部略宽大,呈筒状,浅黄色砂胎,肌理细致,包浆温润,造型端庄古雅。筒外壁以粉红、赭、褐等色泥绘制通景《牧牛图》,所绘景致静雅生动。底钤“杨季初”。
 
杨氏写此牛,以泥代墨运以淡,浓,焦,渍染,溢染之法出之,水牛的质感、动感跃然纸上,牛角及牧童衣纹线条,笔法古拙,极具力度感,二牧童一俯牛背之上一牵牛之缰绳,相与攀谈,垂柳数枝,摇曳随风,笔力遒劲老辣,写出江南一片春色。笔墨在境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境象笔墨之外,自别有画在。
 
杨季初制段泥堆彩泥绘赏荷观景图 笔筒
“杨季初”款
笔筒采用堆泥制法,外敷嫰黄泥为表,彩色泥绘并堆砌于外壁。笔筒直口直壁,承玉璧式底,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阳文款。
所绘纹饰以赏荷观景为题,立意秀逸闲适,悠然自得,观之赏心悦目,不由使人清新怡然。构图选取远近不同之场景,隔以江水,远山近树,苍翠重重。缓坡渐叠,嘉木葱郁,近处茅舍一间,内有一人坐于榻上观荷,远处有人支一叶扁舟在水中缓缓行进,意境高妙,一派宁静清寂意趣。山石、树木、荷花等配色和谐,远景近景选用不同手法表现,逼真自然,各类树木选用不同色泥,表现不同的植物。荷花花苞以及凫水小鸭的细节亦表现的十分入微,由此可见制作之精细。本笔筒用料考究、意趣隽永、画工精湛,深浅堆泥极具层次感,似凸出于绢素之上,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 
 
杨季初制彩泥绘山水渔舟通景笔筒 
「杨季初」款
器身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施以嫰黄泥为表,彩色泥绘并堆砌与外壁。玉璧式圈足,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阳文款,印文为精细的元朱文。画意以山村幽居为题,立意闲逸悠远,颇有四王之神采,观之赏心悦目。构图上以传统的“三远”为法,远山近树,苍翠重重,山溪潺潺。远处缓坡渐迭,近处嘉木葱郁。田间茅舍,林径蜿蜒,意境高妙,远处一叶扁舟在水中任意漂流,一派宁静清寂意趣。
 
杨季初制 独酌园紫砂笔筒 
「杨季初」阳文篆书印款
直腹圆形,口底相若,璧式足,足心钤印「杨季初」阳文篆书款,精严隽雅。器身以宜兴掺砂团泥抟造,五色星砂点点,望如古雅绢画。外壁以彩色泥浆堆绘〈月下独酌图〉,御器良工杨季初采用「戈」字形构图,一棵虬曲老松,贯穿全幅,诗仙李白醉态可掬,斜倚树侧,诗眼迷蒙地举杯邀月,穿过右上方的松枝,隐约可见夜云之间,明月如钩。白色酒杯与新月,遥相呼应,正是李白诗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主角。
 
杨季初制山水风景紫砂茶叶罐 
罐直口,短直颈,圆弧腹,平底,浅圈足,足内落“杨季初”款。盖面堆泥描金绘五福捧寿图,肩部一周卷草纹,腹部正面堆彩描金绘山水风景图,背面刻行书题诗并落“季初”款。罐紫红色砂泥,器身纹饰微凸,颇有立体感。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2-02-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