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资讯 >
七旬老人胡耀传:把古田茶歌“唱”到央视
普洱茶
“二月里来桃花妖,烧茶要把清水挑,姐乐也,等郎等得好心焦。……四月里来四月八,姐在山中把茶摘,姐乐也,郎在田里把秧插。……”近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古田村,胡耀斌的妻子边做饭边哼唱着歌谣。结果歌还未唱完,便被丈夫打断了。
“你唱得不行。”说着,胡耀斌自己大声哼唱起来。婉转悠扬、激情欢快的声音唱得妻子一脸的幸福,笑言道:“有师傅带出就是不一样……”
 
他们哼唱的就是已在当地代代传唱数百年,亦是滋生于这片热土上的“情歌”——咸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古田茶歌。而胡耀斌的师傅,就是75岁的胡耀传,也是古田茶歌唯一一位在世的专业传承人,目前正被推荐申请为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带着一批徒弟,将古田茶歌唱至中央电视台,唱响祖国大地……
近日,记者走进汀泗桥镇古田村,带你倾听古田茶歌,与你分享胡耀传的传承故事。
深情吆喝,“吆”出茶歌“魂”
满头的白发,满脸的从容,满腔的茶歌,满身的素雅……胡耀传带着浓郁的民间艺人气息,一路走来,低调而内敛,质朴而含蓄,散发着幽幽的茶香。
胡耀传,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古田村的片片茶林中,走过了75年。他那浑厚高亢的天籁之音,飘荡在一座座连绵不绝的茶山里,已经有60余载,唱出了古田茶歌的“魂”,唱成了古田茶歌的“王”。
说起古田茶歌,75岁的胡耀传便情不自禁地开唱起来,一口气将采茶曲调从一月唱到十二月。虽然声音有些沙哑,气息有些不足,但仍能感觉到歌声的悠扬动听。唱毕,他笑着说,他近几年得了支气管炎,唱歌水平大大下降。不过说到过去唱歌,他便流露出几分自豪的风采:“那时我嗓子好、节奏感强,人人都爱听我唱茶歌。”
古田茶歌的历史,源于一段久远的故事:宋朝年间,咸宁汀泗桥一带茶庄多、规模大,盛产茶叶的江西修水、安义、铜鼓等地因与湖北交界,许多江西茶商便来汀泗桥的茶庄进行交易。从江西到汀泗桥镇需途径古田村的麻沙铺,当地也盛产茶叶,因此很多免费喝茶水的茶亭。每次茶担子(挑茶叶者)便喜欢在此处停下歇脚。歇息之余,茶担子便用歌声解除一路的疲劳,甚至还用歌声与当地姑娘调情对话、私定终生。当地人觉得茶担子歌声动听美妙,也跟着哼唱,并加入本地的语言特色与民俗文化。时光流转,岁月沉淀,汀泗桥古田村一带慢慢形成了本地特色的民歌,这就是古田茶歌的雏形。
动人的传说,瞬间在记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茶歌盛行的画面:清明时分,村里的女子欢聚在一望无垠的茶园中,边采茶边齐唱着采茶之调;清明过后,新茶制成,邀上亲朋好友相聚在家中,边品茶香边对唱品茶之谱;田间劳作,看见美丽少妇或姑娘,男士们不忘吆喝几声亦或打招呼亦或传情达意……随时随地,你都能听到激情高亢、节奏明快的歌声在这片热土上飘远、在山谷中回荡,既可去除劳作的疲倦,还可向意中人传情达意。
听,那悠扬的茶歌似乎又飘荡在汀泗桥镇古田村一片片墨绿的茶园里,响彻天际……
四季哼唱,“唱”来姑娘“爱”
胡耀传因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在田间,在地头,在山野,他时常听到父辈们哼唱古田茶歌。听着听着,他也跟着哼唱起来,渐渐地唱熟了,并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古田茶歌包括多种曲调,可在采茶、卖茶、喝茶、田间劳作、家庭喜宴等生活生产的各种场合独唱、合唱亦或对唱,成了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沟通方式。茶歌句式为“三句子”,用咸宁当地方言吟唱,而歌词则根据实际即兴填词。
十四五岁时,胡耀传已学会茶歌的多种曲调,但却不会唱词。那年冬天,邻居们围坐在一起闲聊时,几位老人便开唱茶歌,胡耀传也跟着唱起来。听了胡耀传的声音后,几位老人都觉得他的音质好,纷纷要教胡耀传学唱词。可茶歌的词是“三句子”,要求语句对仗工整,字词平仄对应,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对于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胡耀传来说更难。但是,胡耀传没有放弃,而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基本常用的唱词。功夫不负有心人,胡耀传慢慢地掌握了其中的一些技巧,也能自如运用曲调进行填词。
胡耀传唱茶歌,是在高山流水的大自然中寻找雅音。他的发声技巧独特,人在咫尺距离唱歌,如闻远处峡谷歌声飘来;他在曲调上讲究和声,一人唱歌如有众合之悦耳。他学林中飞鸟呼朋引伴,而使歌声悠扬婉转;他听竹林涛声,提炼雄浑高亢的嘹亮声腔。
唱着古田茶歌,迎来美丽爱情;唱着古田茶歌,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唱着古田茶歌,承包了责任田;唱着古田茶歌,踏上了幸福之路。胡耀传从爱上唱古田茶歌那一刻起,一直唱着,唱出快乐生活,唱出声名远扬。期间,他从不因为农活繁重或生活艰辛等原因而放弃演唱传承古田茶歌。平时一有空闲,他就主动教村里的年轻男女和一些热爱唱古田茶歌的村民演唱。
“茶歌三句不离姐,茶歌无姐唱不成”。正因为如此,这种口口相传的经典注定要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茶歌被定为“黄色歌曲”,不准继续传唱。不过,这一条禁令并没有阻挡村民对茶歌的兴趣。胡耀传说,高兴时,我偷偷在家哼唱,妻子听后也开始学唱。到后来,他们夫妻俩在家一唱一和,自娱自乐。
耐心传唱,“唱”出舞台“韵”
到了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农村有了新面貌,大家纷纷拾起过去的才艺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放声高唱茶歌又成了古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胡耀传等一代老人成了师傅,胡耀斌、朱桂英、周正武等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成了徒弟,口口相传的经典茶歌又开始延续……
69岁的胡耀斌,90年代初在乡政府从事基层工作,是胡耀传的最为出色的徒弟之一。当时,村民吆喝的茶歌一次次震撼胡耀斌的心灵后,他找到胡耀传学习古田茶歌。
因为茶歌是一项传承的民乐,只能用“工尺谱”才能诠释其唱谱,所幸胡耀斌对古代乐理知识颇有研究。在师傅胡耀传悉心教导和传授之下,胡耀斌走访全村各家各户,甚至走遍了周边数个村落,将掌握和收集的大量的曲谱收集成册,并对采茶、卖茶、品茶三个曲谱配上唱词,便于村民学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开始注重基层文化的建设,有了文字曲谱唱词的茶歌更便于学唱,茶歌在当地再一次兴起,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在胡耀传大力推动下,古田茶歌走上舞台,成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2009年,咸安区汀泗桥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茶歌作为当地文化遗产不断被推向了舞台。当胡耀斌、周正武、朱桂英等一批人站在舞台上吟唱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一段段“情歌”时,声音婉转动听、风格明快热情、内容朴实幽默,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如今,古田茶歌不再是田间地头简单的山歌,而是成了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一项文化遗产。古田茶歌不仅被咸安区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是政府极力推广打造的民间艺术活动项目,意在利用古田茶歌特色为当地旅游开发增加亮点、增添文化底蕴。
正因为政府的重视、胡耀传不懈的传唱,民间艺人的推广,古田茶歌于2007年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的专题片里,走进了江西、湖北鄂州、大冶、黄石的舞台上,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进了快乐的校园里。带着胡耀传传唱的神韵,唱着胡耀传教的曲调,传着胡耀传发声的技巧,古田茶歌必然再现过往曾经的繁荣与兴盛……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16-07-2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