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落款与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
紫砂壶的落款都在壶的底部,但不止底部有款,通常把根处也有款,是制壶人的姓;在壶盖内部也有款,一侧是姓,一侧是名。紫砂壶底部的款通常是“某某陶艺”或“某某制陶”“某某造壶”等,有的含有姓,有的不含姓。多数都是篆体字,现在也有楷体字的。最早的紫砂壶底款是用竹刀写的,大概在陈鸣远时代,出现了印章款。
景德镇制瓷人是不留名的,除非是比较有名的画瓷人,制瓷人是以整体面貌出现的。而宜兴制壶人却是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他们不论自己的名气大小,不论自己所做的壶价值几何,都要在壶底署上自己的名字。有据可考的第一把紫砂壶供春壶,就是底部有供春的款。紫砂壶产生伊始,制壶人为什么就有别于其他手工艺人,要在壶上署自己的姓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肯定可以有这样两个作用:首先,由于制壶人的制做工艺水平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壶价肯定也不相同,也就是说,署自己的名字,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其次,紫砂壶是日常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在购买时没发现的一些不足或到瑕疵,一旦有这些不足或瑕疵,购壶者可能会骂人或回来退换的,也就是说,署自己的名字,是表示自己对这把壶负责任。
一把紫砂壶的署名,可以让制壶人想到应享的利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这不就是权利和义务吗,这说明,明朝时,紫砂壶制做人,通过在壶上署自己的名字,他们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现代公民意识,他们已经开始了从草民向自由民向现代公民转变的历程。虽然这个历程漫长而曲折。
不知当时的制壶人在署自己名字时是怎么想的,与其他手工艺人相比 ,他们是不是会有优越感。他们会不会想,我既不是人民,也不是群众,我就是我,从小有大号,我叫王二麻子,叫李大狗,行不更名,坐不改性。很土是吧,我自己喜欢,让我署“乾隆年制”,我还不干呢。
“海外争求鸣远碟,宫中艳说时大彬”,皇帝老子也喜欢用紫砂壶,可即使是皇帝老子用的紫砂壶,底款也依然是制壶人的名字。从古到今的紫砂壶,没有一把是署“宣统年制”或“大清乾隆”的。这在那个封建专制年代,在那个皇权至高无上的年代,这样的事的确难能可贵,这些制壶人真的很有个性。
不过,在文革时就是个例外了。那时主流意识,领导阶层讲究斗私批修,讲究大公无私,反对成名成家,不允许制壶人在壶底署自己的名字了,要求统一署“中国宜兴”,但后来为追查残次壶的责任,又要求做壶人在盖内以楷书署名,但不许留姓,这样内部领导知道这壶是谁做的,可用壶人就不知道了。这是要制壶人只承担风险和责任,却不允许要求权利和利益,无私奉献嘛。但这个时间很短,与紫砂壶出现后的历史相比,不值一提。
现在就不同了,现在的制壶人不但都署自己的名字,还争着成名成家呢,与过去相比,紫砂制壶人的权利意识,自信心都爆棚了。
紫砂壶不署制壶人名的历史很短,那个特殊时期的壶,有些人把它当做古董,但我不喜欢,“深圳九把壶”的店里,从不卖那些只署“中国宜兴”的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