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茶味引导禅味 禅道提升茶境
普洱茶
“茶禅一味”,即以茶味喻其禅味,并由茶味之体悟为媒介,陟于禅味之获得、领悟。茶味系禅味之指月之指,而禅味为茶味指月之月。两者间之亦一亦异的兴味,由茶至禅,将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价值趋向的提纯,人格情趣品位的升华,发挥出难以抑制的增上作用;弥漫出潜移默化的对法界、有情众生的熏陶力、熏修力——“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香清淡中自可品人生沉浮,禅境恬静中方可安躁动人心。有人说过,人生之旅,重要的并非目的,而恰恰是一路走过时的道道风景线,是面对人生斑斓纷呈般风光的心情。但愿,我们能坚守住那份淳朴、那份宁静、那份恬淡。也许,这就是当代人对“禅茶一味”深情期许的渊源。
说到日本的茶道,凡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了解者:日本茶道实际上就是中国唐宋时代茶文化的翻版。而事实正是如此。至今在日本所广泛流传的茶道、香道、佛具、唱念梵呗,以及寺院建筑风格等,无不渗透着中国唐宋文化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比之于中国大地,更为完整、更为正统而忠实。其中的茶道,事实上在中国唐代以后,不但已经拥有了作为“形而下”之器的各种精致的茶具,饮茶方式,以及由茶具、水、茶叶三者所构成的茶文化外表,更通过其香溢四壁的淡雅、回味无穷的清冽,而达到其“形而上”之道——茶道。
道者,赋予茶文化以形而上之意义,佛教所倡导的茶禅一味,则是这种茶道的最为隽永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对夹山寺院的修复建设和夹山茶禅文化的挖掘弘扬极为关切,曾先后为夹山大雄宝殿、天王殿、灵泉禅院题词,并赠“茶禅一味”墨宝一帧,以示对夹山茶禅文化之源的推崇。中国佛学界泰斗、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吴立民先生,为夹山题词:“茶禅一味夹山寺,茶道源头《碧岩录》”。这一切,无疑涉及到了据传首次提出“茶禅一味”的两宋交接时代的临济法门的关键性人物——《碧岩录》的作者圜悟克勤禅师。
他提出的“茶禅一味”,是修学的方法,也是禅悟的境界,更是茶道的灵魂。尽管事实上关于圜悟克勤禅师赠日本佛教界“茶禅一味”匾额一说,至今既无原件可查,又无史书明文记载可查,仅仅是凭日本方面的传说,以及关于夹山的传言而已。但是,这一切,都无不源自于隋唐时代的中国茶文化的发达和普及,由此与寺院文化的结合,并最终成就其禅意修学与茶文化融合的结果。确实,在圜悟克勤禅师的《圜悟心要》、《碧岩录》、《击节录》中,可以提炼归纳出“茶禅一味”之意趣,无怪乎日本国一代茶道宗师将自己的茶道著作以《茶禅同一味》命名,乃是得圜悟克勤系禅学在日本的真传——一休禅师及再传弟子珠光禅师的真髓之故。
日本茶道之宗师千宗休说茶道之宗旨在于“和敬清寂”。其孙千宗旦在《茶禅同一味》中总结到:“吃茶以禅道为主,源于紫野大德寺一休禅师。其故为,一休禅师之法弟子南都称名寺珠光嗜茶,日日行茶事。一休禅师见而后曰:‘茶应合乎佛法妙道。将禅意移入点茶,为众生而自观心法,如是行茶道。’故本朝茶祖从珠光始。其后,武野绍鸥随大德寺古岳禅师、泉州左海之南宗寺普通禅师参禅。千利休亦向大德寺古溪禅师参禅。上述大德皆为世人所熟知”。茶本无形,从点茶到品茶,如果无禅味之存在,茶者,仅是解渴之世用而已。故禅味乃是茶之道,茶之魂。“茶事以禅道为宗”。或如禅宗之惯用之考量方式,茶乃指月之“指”,“唯有专于茶道修行,方为茶道本愿,点茶全在禅法,工夫在了解自性”。以茶为修行之指,放为茶道之本旨,由点茶至禅法,由禅法之禅味,由禅味以至于了解诸法之本性空寂;即于淡淡茶味中明心见性,于无形中了悟诸法自性,契合禅意密境。可谓是如茶如禅,是茶非茶,是禅非禅,茶味引导禅味,禅道提升茶境,以达“和敬清寂”之茶禅相融、茶禅一味之境界。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16-08-1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