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莲子紫砂壶:连生贵子
普洱茶
莲子壶
“莲子”壶形,一圆叠一圆,寓意“连生贵子”。
明代问世。一说取象形,另说由古时南方煮莲子粥所用莲子罐演化。
莲子壶的基本特点
整体饱满,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流、把线条过渡如行云流水,整体视觉匀称。壶把根部带“尾巴”,即壶把底端带耳垂,使用时可用无名指相抵,以免烫手。
“莲子壶”的主要型体都有哪些变化?
佛家所谓“莲由心生,心生万相”。最早的“莲子”壶流行于明崇祯年间,为“罐”状,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长圆身,盖面略鼓,整体形似一颗莲子。清初后,“莲子”壶的造型开始多样化,有“盎盖”、“平盖”、“嵌盖”、“截盖”、“牛盖”、“秋水”、“筋纹”等,“莲子”壶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
“盎盖莲子”壶
清•嘉庆道光•邵大亨制 莲子壶
线条浑朴饱满,气度大方,神韵具足。
清•乾隆•潘虔荣制 莲子壶
整体造型与“掇球”壶比较接近,身筒略显方。
宽口,压盖,扁珠钮,把梢外撇。
清•道光•邵景南制 莲子壶
鼓腹,一弯流,圆把,口盖留唇。
民国•俞国良制 莲子壶
细处线面修饰讲究。
壶流腴美坚挺,执把壮实蓄劲。
清末制品 “四色莲子”壶
分别以本山绿泥、紫泥、红泥、清水泥制作,
其中两件经水磨加工,均为“莲子”壶式。
 
2
“平盖莲子”壶
明•陈子畦制 平盖莲子壶
朱泥,烧造成熟。平盖短颈,压盖微盎,
三弯流自然伸出,把环而内方,扁珠钮。
假圈足向内包卷。
清•申锡制 平盖莲子壶
形制稳健,壶胎选天青泥制作,呈紫檀木色。
 
3
“嵌盖莲子”壶
近代•顾景舟制 “古莲子”壶(顾景舟34岁之作。)
最大的特点是嵌盖。
壶身为“井栏”样,如同莲蓬籽房,嵌盖陷入壶口。
壶腹一面为凌虚画梅,一面为崔护书句。
4
“截盖莲子”壶
当代•朱丹制 菩提莲壶
壶身饱满,如倒悬的盛开六瓣莲花,
壶底为花瓣中的莲蓬。
壶钮为正身莲苞,壶把如佛耳。
 
5
“牛盖莲子”壶
因壶盖上有两个椭圆形对称孔,犹如牛之鼻孔,亦称“牛鼻盖”
近代•顾景舟制 牛盖莲子壶
嘴、把自然衔接,一气贯通。
把手卷起如牛尾。
壶口与盖各成一环,上下密合。
 
当代•徐秀棠制 牛盖莲子壶
一弯流浑朴秀丽,把略带方形,
壶肩起母线,压盖沿施子线,
翻盖板与中间牛鼻孔融合为悬桥钮。
清•道光•王东石制 牛盖壶
整器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
近代•裴石民制 牛盖莲子壶
整器气势雄奇。
母子线变化,口盖配合密吻。
盖板与牛鼻融为一体,气孔由牛鼻所蔽,
掀盖、冲水皆便利。
当代•何道洪制 嵌泥长乐壶
牛盖上下虚空似悬桥,窑烧难度大。
盖与主体上牵下挂,把与壶流左束又放。
当代•江健翔制        牛盖莲子壶
壶身呈圆筒状,大而宽敞,
线条柔和挺括,块面明朗。
 
6
”筋纹莲子“壶
当代•朱晓东制     筋纹莲子壶
将生动流畅的线条纳入结构严谨的形体,
脉络清晰,流畅和谐,上下对称,左右均匀,
体现了一种秩序美,节奏美。
 
作者:茶小仙
日期:2023-08-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