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收茶前照例要先去调研一番,探索一些新的茶区。此次和两位初制所老板在5天时间内行程2000多公里,去考察了一些茶区,见到了很多大茶树。跟大家把考察的结果分享一下。
这次考察的重点是无量山区,南涧、景东,也的确见到了许多大茶树。树龄没有问题,够老,树形也够大,单株采5~10公斤干茶没有问题。但从我们制茶人的角度来看,却是充满沮丧。因为,我们看见的茶树品种不对。这些古茶树,可能更适合做绿茶或者红茶。甚至,我们有极强的信心,用这些茶树制作出优秀的红茶。优异的生态环境,足够的海拔,足以提供优秀的品质。但,制作普洱茶,真的很遗憾。也正是由此,我想特意来讲一下,茶树的品种。
一味的追求树龄,而不考虑树种,很可能制作出的茶,根本就不是普洱茶。正如我们对着那些古茶树叹气:为什么你们不长成大叶种?如果长成大叶种,对于我们来说,很可能价值连城。工艺依然是晒青,香气的确不错。但我们并没有信心用来制作。看看这些大茶树,小叶种是一定的,叶片很薄,偏向于野生茶。我们曾经说过倚邦、曼松、困鹿山的小叶种,但比起我们在南涧、景东所见的茶树,倚邦、曼松、困鹿山这些区域的茶树的叶片依然大了不少,而且厚实不少。我们在同属于无量山区的景谷、镇沅见到了许多大叶种的古茶树,而南涧、景东见到的大叶种古茶树,少了许多,只能算是偶见了。由此,我们需要温习一些概念,普洱茶中最重要的基石:大叶种。而大叶种,有所谓群体种和所谓无性种之分。无性种,自然是通过人工繁殖的大叶种茶。群体种,就是有性发杂交形成的茶树。说得直白点,就是用茶果育苗的品种。
我们在各个茶区收茶,经常强调一点,要老品种的茶,不要云抗10号等新品种的茶树。在普洱茶产区,老品种的茶价格显著高于新品种,甚至,我们拒绝收新品种的茶。新品种的茶,通常具备生长迅速,产量高,显毫等特点。但叶片相对单薄,耐泡度也较差。老品种的茶压制出来,不那么显毫,但却油亮油亮,非常舒服。我们简单来说下,几个老品种的茶,即所谓群体种。
一、勐海大叶种
这是制作普洱茶最优良的原料之一,老班章、帕沙、半坡老寨是典型代表。硕大的芽头、厚实的叶底,独具美感。用这些地区栽培型大茶树的茶果,又繁衍出无数优良的茶树,传播到整个西双版纳以及普洱市某些地区。大叶种在勐海茶区,是主流。但我们依然在班盆看到了许多中小叶种茶树,据老班章的茶农说,之前老班章也有一些,但后来都被挖了,保证了老班章茶的大叶种属性。用茶果育苗,是这些地区的传统方法,我在老班章见到所谓基地茶,即近年来新种的成片小树茶,最漂亮的茶树就是用帕沙和老班章茶果育苗出来的一百亩,而其它的几百亩,参差不齐,据说都是用购买的茶苗种的。认准勐海大叶种,也许是在勐海收茶的一个必须了。
二、勐库大叶种
大叶英豪,勐库茶,也是普洱茶的优秀原料。同样用茶果育苗,树叶外形通常比勐海大叶种还要大。以冰岛为代表,传到邦东后稍有变化。我们在无量山区叶见到了少量的勐库种。厚实的叶底会给予我转化的信心。而永德忙肺大叶种,我推测应该跟勐库大叶种有一定联系。而据介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组织引种到了各大茶区,成为分布最广的树种。收普洱茶,收勐库大叶种,放心。
三、凤庆大叶种
近年来,大滇在凤庆制作红茶,也尝试了在凤庆制作晒青毛茶,效果差强人意。凤庆大叶种,虽然符合大叶种要求,但叶底偏薄,滋味偏淡,在香竹箐见到了一些古树茶,树龄应该没问题,但叶底依然较薄,不知是树种原因,还是土壤因素,总之,让我没有兴趣制作普洱茶生饼。凤庆大叶种向西传入昌宁、保山、德宏等地,制作红茶方面,似乎颇具名声,但晒青毛茶方面,大部分区域名声不佳。近年来,也到这些地区选择名山样本,没有感动,没有惊喜。树形也许很大,超过勐海、易武地区,但茶韵方面,个人觉得差距以千里计。
有茶友问,易武方向的茶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属于勐海大叶种。所以,易武茶的辉煌历史可以为勐海大叶种代言。
2014年春茶即将开始,收茶团队枕戈待旦,基本的培训就是认准各区域典型的茶树类型,避免把不合格的茶树品种混进来。不少茶区都是红茶绿茶普洱茶都有生产,辨识出适合制作普洱茶的品种非常关键。不是所有的云南茶都适合制作普洱,不是所有的云南大叶种都是制作普洱茶的优良原料。这两句话里的意思,请大家领会。春茶战争即将开始,这是大滇的第七年,没有激情,只有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