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教大家1分钟从紫砂新人变成老司机的方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五花八门的紫砂壶工艺常常让人感到头疼,其实掌握了下面的常用术语,就再也不用担心贻笑大方了,专业术语一出口,完全是个老司机范。
光壶——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方器要求“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花壶——以仿生为主,表现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活中的形态,别具情趣。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
筋囊壶——通过线与线的交织与结合,给人予美感。基本要求是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线条纹理清晰。
包浆——专指古物表面的一层光泽。紫砂壶的包浆是在经历很长时间后才能养出来的自然光泽,这种光泽含蓄温润毫不张扬,区别崭新紫砂壶发出的“贼光”。
炼泥——用手工提炼泥料纯粹是个人的喜好问题。手工提炼出来的泥料颗粒分布不均匀,比较粗。机械提炼的泥料相对来说就比较细,做的壶要比手工提炼出来的泥料做的壶细腻些。
灌浆——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注入石膏模中,冷却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壶坯,经镶嘴、把并脱蜡后烧制成壶。
灌浆壶——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后变成很细的泥浆,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
模具——拍打好的泥片放入石膏模内成型,取出后再精加工、烧制,这种工艺有助于茶壶造型规范,但是造型呆板,缺乏神韵,手工技艺含量低,也只可作为一般茶具或工艺品使用。
全手工——制壶工艺大概过程:1.打泥片;2.围身筒;3打身筒;4.搓壶嘴、钮、把;5.装壶嘴、钮、把;6.制壶盖;7.开壶口;8.修光、精加工;9.落印款。由于全手工制壶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泥胚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所以全手工壶不仅可作为茶具使用及工艺品欣赏,还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半手工—— 一般来说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有的是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有的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半手工”也可以是通过手工制作,在最后用范型模具为作品整形,完成最后的校准工作等。在整个制壶过程中运用范型工具超过不多也可称“半手工”。
手拉坯茶壶——是机械操作,下面一个马达,上面一个圆盘。把泥料放在圆盘上,开关一开,马达旋转,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一个壶型来。
目数——通常来说是指的泥料的粗细。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反之则为细的。目数越大,泥料也就越细。反之,泥料的颗粒感就会很强烈。
紫砂泥料的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又俗称困料、困泥和储泥,是紫砂矿泥加工工序之一。经陈腐之矿泥有两个特性:1.可提高、增强可塑性;2.可减少成型和干燥时开裂。泥料陈腐时间愈长,所制陶器质量愈好。我国古代陶瓷制作中,认为储泥陈腐是一个步骤,陈腐时间大多在一年以上。
烧结——烧结度高则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滋润;烧结度偏弱,则相反,敲击声音沉闷,吸水率高,颜色晦涩无光泽。
拖尾——主要是因为不同颗粒软化度不一,在制作时“明针”打来时将其压碎,造成拖尾现象。一般配制团泥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此类现象。“明针”指的是牛角片,用于作品表面精加工的工具,主要用来打光泥坯,使泥门紧密。
泥料上的黑色晕纹——底皂青泥料在长时间陈腐后,假如使用时艺人不注意,很可能在烧成成品上产生黑色晕纹。因此艺人在用陈腐时间较长的底皂青原料时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