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贵州:黔茶发展应走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
 普洱茶
      在全面推进黔茶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贵州茶树品种结构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现象。据调查,我省茶园面积中有63.4%的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引进品种占86.1%,自主品种仅占13.9%,且其中还有9.1%为地方群体品种,自主知识产权无性系品种仅为4.8%,种植前十位的茶树品种逾一半是省外引进品种。虽然福鼎大白茶以其特有的嫩栗香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下,使得该品种所生产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因此,贵州茶产业品种选择,应立足于贵州自主培育的、具有贵州特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以降低风险,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比较省外茶产业发达省份,其产业的推进无不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无性系品种之上。在浙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龙井系列及中茶系列品种,支撑起西湖龙井品牌强势发展;在福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乌龙茶系列品种,长期占领着乌龙茶极大的市场份额;在湖南,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培育的尖波黄、槠叶齐品种给君山银针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培育的碧香早、湘波绿、茗丰等品种,又为湖南安化黑茶搭建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在云南,由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培育的云抗系列品种,为普洱茶市场运作创下了一片片绚丽的蓝天;在广东,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英红系列品种,引领着我国红茶新的发展;在四川,大面积种植的“名山系列品种”,为“竹叶青”茶叶品牌运作提供了强大的品种支撑……作为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之一的贵州,也是世界唯一茶籽化石发现之地,是茶树向江北、江南、华南茶区迁徙的过渡地带,立体的生态、多变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本可为我省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但由于研发利用不足,导致产业大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无性系茶树品种缺乏不得不走“借鸡下蛋”之路。
 
  针对特色产品开发的“短板”等困局,应加大贵州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解决产业对品种需求的核心技术问题,利用自主特色无性系品种,着眼于特色个性化中长期需求,逐步调整并优化现有品种不合理结构,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茶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改变供需关系所面临的结构性失衡,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推动贵州茶产业走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以赢得参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要因势利导,科学地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性系茶树品种,避免随意选择品种的不当行为。建议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农委加大资金资助,由省农委、省茶产业联席领导办公室、省茶叶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并评估已有成熟技术,在区位优势明显、技术力量较雄厚的茶区快速建立一定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茶树新品种母本园,为当前及今后我省茶树品种优化调整作好相应的储备;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强省内高校与科研所联合,培养本土高素质研发人员,组建资源与育种创新人才团队,瞄准我省茶产业发展“短板”,进行基础性、前瞻性重点攻关,突破并掌握基础核心技术,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改变我省茶产业关键技术长期依靠引进的局面,推动贵州茶产业走得更远、更持久,促进其稳健发展。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8-1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