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早在宋朝时紫砂壶就开始流行了,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就讲了用紫砂陶壶烹茶。后来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发现紫砂泡茶,尽色、声、香、味之蕴,无熟汤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汤色清润。而且用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于是紫砂流行开来,成为了收藏家的收藏对象。可是古壶并不是这么好认得。
下面轻聊识古壶的妙招:
妙招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去分辨。例如,明代。明代创时期的壶是以捏制为主,往往有按捏时的指纹。只重型制、质地,作品概为素色无彩。其次,陈鸣远首开“壶盖内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壶盖内用印的真古壶,保证是陈鸣远(明末清初)以后的作品。
妙招二:从壶身情形判断。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明代的紫砂壶顶多在底部有落款,壶身大多保持素面无物。到了明末才开始用草书在壶身落款。到了清代早期楷书、篆书并用,而后期则以篆书为主。在紫砂壶的盖内、壶底或把根处往往都刻有制壶人的落款。妙辨紫砂古壶
妙招三:从落款的甲子年辨识真伪。古人相当重视甲子年表。甲子年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60年循环一次,称为一甲子。明、清时代的艺人,落款时可说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时大彬的葵花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
妙招四:根据出水孔数辨识。所谓出水孔是指壶内通壶嘴的孔。民国以前的紫砂壶,出水孔都是单一孔。近年来有的大、中型壶采用多孔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