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人们习惯把喝茶称为泡茶。街坊邻里在街上相遇都会停下来闲聊几句,在最后离别的时候都会说一句:“有空来家里泡茶”,意思是有空到家里聚聚、喝喝茶、聊聊天。
聼然君在没去参加厦门茶博会之前,听说厦门人爱喝茶,终日无茶则不欢。短短的几天厦门茶博会之旅,却是百分之二百的相信。大街小巷的商铺,几乎都摆了茶桌,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泡茶聊家常,你若是来了,不管你是否要买东西一进门先招呼你喝茶。
厦门人喜欢喝什么茶?
厦门人的生活日子离不开茶,晨起第一桩事就是烹水泡茶,早茶不喝,整天都提不起劲;一天不喝茶,便好像生活中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厦门人喝的都是什么茶呢?
铁观音茶
厦门人喝的最多的就是铁观音了。为什么?估计是他们喜欢边喝茶边聊天吧,所以就需要耐冲泡、味道够醇厚的茶了,茶香高而持久、“七泡仍有余香”的铁观音自然就是首选啦。
铁观音如青橄榄,初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而厦门距铁观音产地安溪茶乡只有300公里左右的距离,占据着这样的地理优势,所以每每新茶上市的时节,厦门人总能第一时间品到来自安溪最新鲜的铁观音茶。
岩茶
在厦门,一般喝乌龙茶多是铁观音,武夷岩茶会相对少。一是岩茶不如铁观音有名气,二是岩茶的确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初次喝的人还真喝不惯。虽然武夷岩茶比起绿茶来,要醇厚些,就是比起铁观音来,也还多了种“涩”味,但这个“涩”味一般人觉得涩之外还没有那么香。
而实际上,这个“涩”,却正是“岩韵”的内核。上等的武夷岩茶人称“岩骨花香”,兼具香气与喉韵,其喉韵远胜于溪茶,所以在这个地方能够喜欢岩茶这种涩的人,一定是不一般的人。
厦门人喜欢在哪里喝茶?
厦门人喜欢三四个人围着一起喝茶,早晚走进开元路、大同路,看那骑楼街下,隔不远就有几个人围坐在小茶桌旁泡茶聊天。只要你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茶桌。
古旧的骑楼下
古旧骑楼下随处可见的茶肆可以说是厦门人泡茶的“原生态”。简陋的矮茶桌,茶渍斑斑的茶具,构成了厦门人传统的“茶桌仔”。虽然传统的“茶桌仔”在今天已不多见,但在大德记的海滩上、南普陀的寺庙里,摆开随身茶具就是一个现代版的“茶桌仔”,泡上一壶茶,吃着茶点聊聊家常。
红砖厝小巷中
对厦门的老茶客来说,记忆最深处的厦门味道估计就是来自幽幽古厝间的茶肆摊上。红砖厝里早晨一推开门,就能看到活生生的市井民生。小巷中,支上小方桌,摆上矮方凳,边上放瓶刚朱凯的开水,一小撮茶叶,泡一下午才显得对味,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惬意地过去了。
半山腰公园
厦门的山比较好爬,因为地势不高,外加山顶景色不错,很多人都喜欢爬上山腰找个清静地喝喝茶聊聊天。特别是厦门的南普陀寺半山腰、或是南湖公园、金榜公园等等,一般都会有小桌子和茶具,都是一个喝茶的好去处。
厦门人喝茶时喜欢什么茶配?
厦门人不光喝茶,还要吃东西。为什么喝茶要吃东西,并没有确切的说法。有人说是为了打发独自一人喝茶无聊的时光;也有人说是甜食的糖分能够解茶醉。茶配是厦门茶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随手在厦门人的家里一搜都能找出好几样茶配,简单的蜜饯、饼干、糕点甚至是小孩子的零食都能当作茶配。
蒜蓉枝
蒜蓉枝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在漳州叫做“索仔条”,在泉州叫做“牛索条”,在福州叫做“火把”。蒜蓉枝是一种裹着层糖衣和蒜蓉的麻花,有甜咸两种味,粘着葱叶的是咸的,没葱叶的就是甜的了。麻花外的蒜蓉糖衣清脆香甜,里面的麻花酥脆可口。它仍是今天很多老厦门人的首选茶配。
贡糖
贡糖是闽南民间传统名点,是先民敬奉朝圣的精品。贡糖由花生、麦芽糖、白砂糖等原料制成,属于花生糖的一种。贡糖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人力捶打使糖质绵密,而“贡”在闽南语中与“敲打”同音,所以称之为贡糖。贡糖香酥可口,略微粘牙。传统的贡糖不留渣屑,当然嘴残党依旧会满地残渣。
桔红糕
桔红糕是由江南的糯米制成的方形小白块,表面裹一层玉米粉,口感糯滑,甜韧适中,玫瑰桔香。不需配茶就能接二连三地享用,Q弹爽口不粘牙,深受喜爱。
蛋花酥
蛋花酥外观为蛋黄色的条状食品,以白砂糖、精面粉、花生、饴糖、鲜鸡蛋为主要原料制成。蛋和面粉制成的蛋卷裹着花生酥,是蛋卷和花生酥的完美结合。酥脆的表皮没有纯蛋卷那么甜,也不容易掉屑。最喜欢把皮一层一层剥下来吃掉了。
荖花
荖花,又叫麻枣,是一种油炸点心类的小吃,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饴糖、花生油等为原料制成。胖乎乎的造型,外皮微微黏牙,有嚼劲。内里近乎中空,咬一口结构酥松的内容物,一不小心就是一地板的碎渣。
其实,说厦门人“爱喝茶”,觉得倒不如说“爱吃茶”,因为厦门人喝茶已喝出了茶性,喝出了禅意,正如赵朴初诗中所云: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