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茶友“大洋彼岸”给懂茶帝发来了一把紫砂壶(见下图),问道:“请问这把壶抛光了吗?壶底印章缝隙里的黄色粉末是什么?”
小懂看这把壶,表面非常油亮,会是养过的老壶吗?为此,小懂专门请教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师、茶壶设计师徐建军。
徐建军老师看罢此壶,分析说,这把壶底款是“中国宜兴”,砂料还可以,但壶是养了以后抛光的,做旧了。壶底印章缝隙里的黄色粉末是白水泥调茶水制成的。
做旧了的壶?后经茶友“大洋彼岸”证实,卖家的确是把这壶当做八九十年代的壶来卖的。
什么是抛光壶?
小懂经由业内人士了解到,“抛光”也称为“车光”,是紫砂成品表面加工的一种方法。现在有些紫砂壶制作者或商家,为了做旧,特地对壶进行抛光处理,使壶看起来好像养了很久,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光泽。经抛光处理过后的紫砂壶表面会产生一层类似于玻璃的光泽。
抛光的程序是:先用研磨料制成的砂石均匀磨去紫砂壶表皮的粗糙面,使其达到一定的光洁度,然后用高速布轮或毡轮沾粘些抛光辅助剂进行抛光,即可达到光可鉴人的效果。
实际上水磨抛光的技艺是中国几千年来早就存在的工艺手法,运用于陶瓷装饰方面则可见于汉、唐遗器,远比只有五百余年的紫砂陶艺历史更早。但是将此种装饰手法运用于紫砂陶艺作品之中却是出现得相当晚,据悉最早的历史水磨壶当在道光年之后,究其原因应是外来订货之用。
民国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泰国客商订制一批紫砂“独钮壶”,运往国外由紫砂工艺师们进行抛光,并将盖钮、壶嘴端部及口沿盖沿部镶上了金属,使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视觉震撼效果。
抛光壶的缺点
国内使用紫砂器具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进行抛光的,因为抛光后的紫砂壶就丧失了其本来的朴实大方的纹理,类似于玻璃的“贼光”是比不上紫砂壶自然而形成的光泽的。
与宜兴紫砂相反,云南建水陶及广西钦州陶的大部份产品均要经过抛光处理,因为两地的泥料性能与紫砂截然不同,泥坯的工艺容纳量太差,只能依靠成品加工。
抛光的紫砂壶能形成包浆吗?业内人士告诉小懂,由于表面的抛光剂和化学品,抛光紫砂壶一般是不容易行程包浆的。
一般来说,经过抛光的紫砂壶,通体油亮,贼光明显,与经过养后的紫砂壶温润的光泽截然两样。真正养好的壶,前后的颜色都会不太一样。将沸水浇在抛光紫砂壶上,严重的会出现化学品的气味或者香味。
最后,小懂想说的是,如果你对紫砂壶没那么了解,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去碰那些所谓的“养好的壶”、“老壶”。买一把品质不错的新壶,自己亲手把它养好,不是更有乐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