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枯荣 佛心所向
北宋年间(一○八四~一○九三年),荆王赵楫有一位王夫人精勤念佛,希望死後转生净土。她不仅自己念,还带领丫鬓们一起念。其中一位丫鬓年纪尚小,耐心不够,念佛时经常走神。
王夫人几次劝谏都不生效,一气之下,便欲将丫鬓逐出王府。那位丫鬟悲悔万分,声泪俱下,恳求夫人将自己留下。夫人心地仁慈,便又把她留了下来。自此之後,那位丫鬓便认真念起佛来,辛苦程度反在夫人之上。一天晚上,那位丫寰突然无疾而终,异香遍室。
就在这天夜里,夫人做了一个梦。她梦见那丫鬟来向自己感谢说∶“多亏夫人训导,妾今日往生极乐去了。”夫人问道∶“西方净土到底怎样,值得往生吗?”丫鬓回答∶“夫人欲知此事,但随妾前往一番就是了。”夫人於是随之而去。
到了西方净土,只见树木青葱,楼阁庄严,众宝装饰,鹂鸟婉转,果非俗世可比。夫人心中欢喜,又随丫鬓前行,突见有两池碧水,上面遍生莲花,只是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却已枯萎零落。丫鬟解释说∶“池中的莲花都是发愿往生西方净土之人。人间才发一念,池中便生一花。只是随人念佛的勤懒,其所应的莲花便相应荣枯,各不相同。”
二人又前行几里,遥见一花金光映照,妙色庄严。丫鬓说∶“这便是夫人所化的花了。花既如此,表示夫人当转生上品中生。”突听喧闹纷纷,夫人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王夫人自此更加勤奋,後於生日时秉炉烧香,伫立而逝。
中国人爱莲历史由来已久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
“心中有菩提,足下生莲花”,南北朝时期,佛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据史载,南朝梁代佛教最兴盛时佛寺多达两千多所,北魏末期僧尼多达两百余万人。随着民间信佛者的剧增和大量寺庙、石窟的修建,佛教艺术的影响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在各种工艺品中,莲花题材几乎无处不见。
以莲入壶,莲年有余吉祥如意
以莲入壶,壶之怡神,始于制壶者的心境,品行淡雅了然,彰显但不张扬,犹如红绿相间,点点紫光环绕,香飘万里,不觉清心怡神。
莲花越来越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莲花图案的广泛运用,有很多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如"莲年有余",有吉祥、幸福之意: "并蒂莲',象征纯洁的爱情; "莲籽",寓意"连生贵子"; "连枝藕",表示合家团圆,子孙满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