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业一壶茶,万丈红尘一杯酒”,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真正如我们日常所说的:“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吗?甚至有人如是说: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所以酒满些敬人;而茶是热的,茶满了客人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中国人向来讲究话不讲满,这是说话的艺术,叫留有回旋的余地,可见中国人做事之前已经把退路都想好了,也难怪中国自古以来推崇中庸之术。但中国又有一句古话,叫“不成功,则成仁”,可见大丈夫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魄力。这些观点,久而久之,竟然也成了茶桌上的文化,于是,在风雨如晦的变革年代,在茶馆里一般都贴着四字纸条:莫谈国事;于此,也竟能看上去一团和气。
中国人茶桌上的变通原则,在国际化时代,也着实害苦了一些老外,对于那些直肠子们而言,“意思意思”他们也全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更别谈茶桌上的文化。对于“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言论,笔者不置可否,在此也有一些新的看法,姑且拿来分享一二。
三炮台
三才杯:刮一刮、吹一吹才好
三才杯:今又称之为盖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三才杯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回族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或三炮台。盖碗茶因配料不同有不同的茶名,如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等。用滚开水沏成。给客人上茶,要在吃饭前。倒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冲开水加盖,双手捧送,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刮沫
中国自唐起,可谓开辟了饮茶的新风尚,正如上文所言,可见自古对“茶满欺人”并无定论,且是需要将茶水倒满的,如果大家对这个论调有疑问,我们在电视、电影中也不乏能看到当演员在拿盖碗品茶的时候,都少不了两个动作:刮一刮、吹一吹。刮一刮,刮走茶末浮渣;吹一吹,吹温茶汤不烫嘴、吹走浮面茶叶。可见,两个简单的动作,便充分诠释了在特定情况下茶不满没法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