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正清和雅 禅茶一味
日期:2017-04-08 16:41:37 点击:228 好评:0
国人爱喝茶,也爱禅茶。茶禅一味,就是说喝茶与修禅一个味道。茶友聚会,有书法家在场,挥毫茶禅一味四个字,必定能够迎来满堂喝彩。在众多的茶馆里面,悬挂茶禅一味的书法作品也是最为常见。如今,修禅品茶的人越来越多,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也更为深入人心。 禅茶,首先是以茶为载体,寺院僧人种植、采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查阅全文
何为:禅茶一味
日期:2017-02-20 16:00:55 点击:234 好评:0
关于茶道文化,很多人都知晓禅茶一味,但何为禅茶一味,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道明,知晓其中思想真谛的。 最初僧人们也饮用茶,并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制茶技术进步。后来在茶事中,茶道和佛教之间的思想共通处被渐渐发现。 一:苦 佛理以四谛为总纲。四谛之理包括苦、集、灭、道。苦为首,人生几多苦?佛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查阅全文
禅于悟茶于雅--雅俗同归
日期:2017-02-06 17:12:01 点击:139 好评:0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查阅全文
禅茶文化一种智慧的思维
日期:2017-02-06 16:49:58 点击:178 好评:0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查阅全文
喝一杯禅茶的意义
日期:2017-02-04 15:54:57 点击:101 好评:0
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查阅全文
佛教与茶道
日期:2017-01-24 13:43:55 点击:185 好评:0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相传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佛教和茶结缘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并向高雅境界以至发展到创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的传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查阅全文
“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日期:2017-01-23 16:58:15 点击:137 好评:0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查阅全文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日期:2017-01-23 16:56:04 点击:179 好评:0
茶禅一味是法语,是机锋,是禅意,是高深无垠的智慧,是难以穷极的真谛,是探索不完的秘籍。2001年10月19日,参加由中国河北省佛教协会、赵州柏林禅寺和韩国佛教春秋社、韩国名一园文化团共同举办的中韩禅茶一味,学术研讨会,我作了《禅林法语的智慧境界茶禅一味,与禅茶表演阐释》的发言,论文后在中韩两国杂志分别刊载文章中,我对...查阅全文
禅茶“一味”:由分别至无分别
日期:2017-01-20 13:42:51 点击:130 好评:0
时人辄谈禅茶一味,但是禅茶如何才算一味呢?却似乎是个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 茶和禅的结合,最早的传说是达摩面壁的时候,因为讨厌打瞌睡,就把眼皮拽下来扔在地上,结果成了茶树。这个传说明显是杜撰的,不可信,茶树在达摩来中国之前就有了。 但是后来许多修禅的人喜喝茶,却真的跟对治昏沉有关,如唐代的《封氏闻见录...查阅全文
探寻寺院僧侣茶叶的来源
日期:2016-12-28 16:54:39 点击:141 好评:0
寺院僧侣茶叶的来源介绍如下: 从寺院僧侣具体每天所消费的茶叶来源上看,又与普通藏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般藏族百姓需要喝茶,茶叶大多是自己花钱从市场上购买才能得到,而寺院僧侣们所需的茶叶,来源渠道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一部分是来自自己家庭的供应,一部分靠...查阅全文
茶禅助修之时悟禅之机
日期:2016-12-16 16:08:23 点击:215 好评:0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查阅全文
茶即禅 禅亦茶
日期:2016-12-16 16:04:11 点击:177 好评:0
茶即禅 禅亦茶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宋代学士苏东坡曾说过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教之修炼境界也可为喝茶之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查阅全文
借行茶之雅悟行禅之空
日期:2016-12-16 15:45:16 点击:161 好评:0
正确,合乎规范是名为雅;情趣高尚、超凡脱俗、意趣深远、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贵不矜、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是谓高雅。 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雅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 禅之精神在于悟,茶之意境在于雅,茶承禅意,禅存茶中,把茶的内在精神体验用语言和艺术表现出来就是雅,而雅所蕴...查阅全文
寺院茶道的起源
日期:2016-12-14 14:27:01 点击:176 好评:0
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随之产生了寺院茶道。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那何时起才有了寺院茶道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寺院茶道的起源吧! 饮茶最初为药用,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查阅全文
茶道与佛道的相辅相成
日期:2016-12-14 14:11:04 点击:84 好评:0
茶源于中国,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盛产,从鲜有人知到鼎盛,经过上千年历史,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而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查阅全文
禅茶文化与寺院佛教
日期:2016-12-08 14:20:58 点击:101 好评:0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逶不倚,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钦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查阅全文
禅茶何味关于对禅茶的见解
日期:2016-12-08 14:01:02 点击:189 好评:0
禅茶是指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可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也可以禅释茶,以禅施茶,以禅品茶,以禅释茶。 茶是佛的化身 大乘佛法普施无缘...查阅全文
茶艺的技艺与“磨砖作镜积雪为粮”
日期:2016-12-05 18:50:19 点击:257 好评:0
艺的技艺与磨砖作镜、积雪为粮 昨天对比《西遊原旨》和《西游记》的文字细节的差别,来一位朋友说起了眼下茶艺的艺术水平,我就给他看了《西游记》第八回 的这首诗: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查阅全文
解读“茶禅一味”
日期:2016-12-04 14:51:46 点击:97 好评:0
自第一位和尚吃茶起,便有了茶禅一味。但茶禅一味的正式提出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始于善会和尚,成于圆悟克勤。善会,唐咸通十一年受朝廷派遣住持夹山寺。他首倡茶禅一味,并自号佛日。有人来问法:日在何处?善会答:日在夹山顶上。来人又问:如何夹山境地?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夹山境名偈。这...查阅全文
如茶清淡 如水纯澈
日期:2016-11-21 16:12:40 点击:83 好评:0
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眼界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佛、茶之道更是在此时得到滋养,并相互交融。 茶道借佛教赋予茶事过程庄重肃穆的仪式感,这使得之前做为解渴除腻之饮料的茶饮提升了形而上意义的层面。清心寡欲而又博学多才的僧人,也是茶道文化生...查阅全文
中国茶道文化:禅茶仪轨
日期:2016-11-21 16:10:11 点击:243 好评:0
一般茶道以雅、和、敬为传承主旨。末学认为:禅茶应以静入禅,以禅开慧为主旨,禅茶当是弘扬佛道之技艺,为传承精神文明之载体。是故,余集禅宗公案整理一套仪轨,供茶友们参详,望不吝而斧正之。云门本觉 中国禅茶演示仪轨 (1)礼佛焚香合掌; (2)调息达摩面壁; (3)煮水丹霞烧佛; (4)候汤法海听潮; (5)烫壶香汤浴佛; (6...查阅全文
参悟禅茶一味
日期:2016-11-17 15:08:39 点击:221 好评:0
闲了,沏杯茶,闭上眼慢慢地品味,感受一下心灵那片刻的宁静。心里的波浪渐渐平息,水中的倒影也慢慢的显现得清晰了。哦,原来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查阅全文
茶禅一味之平常心境
日期:2016-11-14 11:21:58 点击:120 好评:0
茶与禅文化同而兴于唐,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是由唐代茶圣陆羽始。其所着《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 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开演一代茶艺新风。因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着之平常心 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查阅全文
茶禅一味:心香一瓣敬众生
日期:2016-11-07 15:35:00 点击:138 好评:0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 茶寄托着人类高洁清雅的情怀,佛教以涤净心灵之凡尘,两者秉性有许多共通和重合之处。 茶苦破睡 茶略带苦涩,而苦是佛教四谛之首,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的同时,吟味人生,参破苦谛。 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禅茶一味,据《茶经》载,僧人在两晋时...查阅全文
图文解说
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灯古刹中 体会茶的苦寂
青灯古刹中 体会茶的苦寂
禅茶文化精神
禅茶文化精神
禅茶一味是什么味
禅茶一味是什么味
“茶禅一味”的最初因由
“茶禅一味”的最初因由
茶禅文化与佛教茶道
茶禅文化与佛教茶道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的文化境界
茶禅一味的文化境界
中华茶文化之一翼
中华茶文化之一翼
禅茶一味,茶出佛门
禅茶一味,茶出佛门
品茶韵心
品茶韵心
茶与禅的相通之道
茶与禅的相通之道
酒气醉诗情,茶香催禅心
酒气醉诗情,茶香催禅心
禅茶一脉
禅茶一脉
禅文化:智慧的思维
禅文化:智慧的思维
浅析茶与禅的关系
浅析茶与禅的关系
茶禅一味,源远流长
茶禅一味,源远流长
茶佛之人生
茶佛之人生
品禅茶论道
品禅茶论道
柏叶茶香听禅声
柏叶茶香听禅声
茶禅一味,―世佛缘
茶禅一味,―世佛缘
禅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道与禅
道与禅
饮茶就是让我们见到至纯至淡的
饮茶就是让我们见到至纯至淡的
热点排行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