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没钱没势也敢玩茶么
普洱茶
茶童出身的茶圣
一提起茶,总会联想到清闲与优雅。但陆羽的童年,和这两个词却是一点挨不上边。这位茶圣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身世要有“凄惨”来形容。他三岁那年成了弃婴,被竟陵龙盖寺的智积和尚收养。师父对他还算不错,想让学些文化。智积禅师准备传授佛经,可小陆羽偏偏亲近儒学。在“教材”选择上,小陆羽和老和尚最终产生了矛盾。
 
陆羽因此被罚做苦力,甚至于还经常要挨鞭子。但陆羽一心相儒,就是不学佛经。青春期遇见了更年期,结果大都是两败俱伤。陆羽最终逃离寺院,浪迹江湖。这段寺院生活虽不愉快,但却对陆羽影响巨大。一方面,寺庙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中国古代夭折率极高,即使富贵人家孩子也经常会早亡。没有寺庙的收养与照顾,像陆羽这样的弃婴早就葬身沟渠了。
另一方面,陆羽在寺庙中接触到了茶。唐代的寺院中,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僧人们起初是靠茶提神,以便更好地参禅悟道。到后来,茶也成了寺院里重要的文化名片。但古代有身份的人喝茶,是很少会亲自动手的。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还单独辟出一个章节讲“童子”。可以说,茶童也是影响茶汤口感的重要因素。以至于,“粗童恶婢”都一定“不宜近”。
以陆羽的出身,在寺庙中其实就是充当小工。而收养他的智积和尚,本身就是一位精通茶学的大师。陆羽跟在大和尚的身边,很像旧社会的学徒。师父的行动坐卧,都要有小陆羽伺候。那么,充当侍茶的童子自然是必不可少。无心插柳,陆羽与茶结了缘。与其说茶圣的本事是学出来的,不如说是无意间熏出来的了。
 
人丑结巴当谐星
虽然如此,陆羽最终还是逃离了寺院。但他不算还俗,因为本也无家可归。最后,陆羽进了一家小剧团。按他自己的说法,陆羽长得并不好看。《陆文学自传》里写: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
这里的仲宣说的是曹魏的王粲,至于孟阳指的是晋人张载。这两个人都是长相丑陋,但却是旷世奇才。后半句的相如说的是司马相如,子云讲的则是西汉的扬雄。据历史记载,这两位大文豪都有口吃的毛病。总之一句话,陆羽属于脸丑加口吃。但通过陆羽举得这些例子,也可以感受到他自认为才华横溢吧?
 
由于先天条件,陆羽进剧团只能演丑角。换句话说,他只能走谐星路线了。陆羽毕竟在寺庙中读了点书,算是粗通文墨。别看是小学水平,但在剧团人眼中简直就是大学教授。即使到了清末民国,伶人中有文化的人都不多。至于唐代,演戏的几乎都是文盲。像陆羽这样能自编自导自演的人,那简直就是稀缺人才。《陆文学自传》中记载,陆羽演戏期间还写了《谑谈》三篇。有实践有著作,放在今天估计都够评职称了。
娱乐圈里找捷径
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位茶圣还曾是演艺圈出身。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做演员,陆羽也同样是好样的。最后当地官员,以陆羽“为伶正之师”。陆羽也以这个身份,参加了竟陵当地的庆祝活动——酺。这种“酺”,是一种官府给予百姓酒食的慰劳。活动期间,还要请来戏班子唱戏助兴。陆羽以“伶正之师”的身份,见到了前来参加活动的新任竟陵太守李齐物。这次会面,是陆羽第一次与上层人物结交。
以陆羽这样低微的出身,要想迅速崭露头角似乎不可能。恰巧混演艺圈,给了陆羽出人头地的可能性。时至今日,一夜爆红的现象仍不少见。陆羽以有最有才华演员的身份,在当地小有名气。最终通过“酺”,认识了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一个弃婴,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社会的底层。也正是出身底层,陆羽一生倡导的茶学精神都是“精行俭德”四个字。
作者:杨多杰
日期:2023-08-2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