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美食 >
你吃的是菜还是茶
普洱茶
上回我们说到茶泡饭起源于中国,足见我们老祖宗对美食文化别出心裁。这回,我们来聊聊古人把茶当菜吃的创意。以茶入肴,自古有之。茶肴,是指用茶叶或茶水与烹饪原料一起烹制而成的菜肴。此等料理,历史悠久。
上古时代,茶是作为药用的。《神农本草经》中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说神农尝百草时靠吃茶叶解毒。而药物又与食物不可分割,我国民间素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
据唐《茶赋》载,茶“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由此可见,茶叶不但能给菜肴带来独特的香味,还有解腻的作用。清代才子纪晓岚更是每天将茶当做蔬菜食用。这样吃着喝着,就有厨子想到要将茶叶做入菜中。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清代乾隆皇帝多次在杭州品尝龙井虾仁。慈禧太后则喜用樟茶鸭欢宴群臣。至此,茶叶入菜,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茶叶富有色香味形四大特点,能饮用,能调和滋味,可增加色彩,又具有药理成分。《本草拾遗》曾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用茶叶做的菜清淡、爽口,可以增进食欲。同时,又具有降火、提神、去油腻、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人体健康。所以茶叶菜肴一般都具有双重功效,既可增进食欲、解除饥饿,又能防治某些疾病和增强人体健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以茶入菜,就要兼顾茶的茶性和菜肴的食性,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把茶叶就放到菜里去,必须视哪道菜的主材料来定与哪种茶相配。遵循下面这些规则,就能让他们愉快地在一起啦。
绿茶
绿茶是一种非发酵茶,因其叶片及茶汤呈绿色而得名。茶叶嫩而香、口感好,适合烹制清新淡雅的菜肴,如龙井虾仁等,不仅能发挥出食物原本的味道,还能为菜肴增添茶的香气。
龙井虾仁
众多的茶肴中最出名的要数“龙井虾仁”啦,这道名菜曾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大出风头。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佐以鲜鸡浓汤做配料,用新鲜肥嫩的虾去头剥壳做主料,经厨师精制而成。上桌时一青一白,白的虾仁如晶莹白玉,绿的茶叶轻展芽色似翡翠,入口清香嫩滑,鲜美无比。
这道菜肴虾肉富含胶原蛋白、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绿茶含多种维生素,并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是一道健康食品,很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炸雀舌
金雀舌为安徽名茶,因叶片小而尖,形似雀舌而得名。以雀舌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蛋糊,投入油锅中炸至呈金黄色,分别三次撇入花椒盐。经烹制后,色泽金黄,雀舌细嫩,细嚼慢咽,清香甘美。茶叶这样吃,也是醉醉的呢!
这菜还具有美容养颜、清洗肠道、提神醒脑、新鲜口气等功效。
云雾石鸡
江西云雾石鸡是用石鸡为原料,以庐山特有的名茶“云雾茶”熏制而成。石鸡生长于庐山的深涧小溪之中,形似青蛙,体大肥壮,肉质细嫩。
云雾熏石鸡具有色泽金黄、茶香浓郁的特点,是江西传统名菜。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花茶
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属浓香型茶,其茶味醇厚、香气浓烈、汤汁黄绿、鲜味持久。故适合用于烹调海、河鲜类原料,如花茶鱿鱼卷、茉莉花茶蒸鱼、花茶海鲜羹等。
茉莉花茶鱿鱼卷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搭配鱿鱼,做出来的茶叶美食造型雅观,滑、嫩、鲜,又具有幽雅的茉莉茶飘香四溢。营养又健胃,成为夏季里不可多得的佳肴。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其香气浓烈持久、汤色金黄、甘醇爽口,且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适合用于油腻味浓的菜肴。如铁观音肉片汤、乌龙蒸猪肘、铁观音炖鸡等。
茶香熏鸡
茶香熏鸡的传统制作方法,是用水仙茶叶和肥嫩鸡肉为主要原料,经特殊薰制而成。此茶鸡色泽枣红、鸡表光滑、肉嫩味醇,散发乌龙茶特有的清香。还有补益五脏之功效。
铁观音炖鸡
铁观音是珍贵的茶叶,具有很好的健身、美容、保健的功能,它在民间有“沐日月之精,收山峦之气,得烟霞之华,食之能治百病”的说法。铁观音茶煲的鲜鸡汤,有清热降火、提神益思、消食祛脂、止痢的功效。
红茶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因其口感苦、涩,所以做菜一般只取茶汤。红茶适用于口味重、色泽重的菜肴,可以去腥解腻,还具有一定的养胃作用。可用红茶烹调的菜肴有红茶蒸鳜鱼、红茶烧肉、红茶鸡丁、红茶牛肉等。
茶香牛腱
运用红茶里面的单宁来帮助分解牛肉的纤维,不但能够轻松煮好牛肉,同时还能藉由红茶来增加牛肉的美味,营养又健胃。
 
黑茶
它属于后发酵茶,其茶叶粗老,茶色暗褐,适合做卤水汁,菜肴有普洱茶香肉、普洱茶东山羊、普洱茶豉油鸡等。
普洱肘子
先用茶汤浸泡猪肘,去其油腥,然后再入锅里焖。或者是直接在茶汤里加入各种酱料,然后放入猪肘文火慢炖。直至猪肘炖烂,茶香进入肉中。油腻的肘子和去油的普洱在这里奇妙合一,既解油腻又添茶香。
看了这么多美食,糯宝饿了,糯宝要吃茶叶蛋。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9-0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