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成之因但求同你知音相逢
普洱茶
云水里载酒,松篁[huáng]里煎茶。
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茶虽没酒的历史悠久,但自汉唐以后,文人们总是喜欢以“茶和酒”来知人论世,并热衷于两者并举。
茶是镇静剂、清凉贴。
当人要做出某项重大决策之时,陪伴他的,定是一杯又一杯的清茶。待茶渐无味,天渐泛白,杂乱的事项便已被分析得清晰透彻,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已然成形。
都市忙碌客,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去品茶。茶有禅味,将人生一切起伏跌宕悲喜哀愁,泡进杯中,继而漾起的是一份谦和淡定。
而对于茶的生产,在《茶经》中又有其独特的内含。
 
【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jué]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 人靴者蹙[cù]缩然,犎[fēng]牛臆者廉檐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biāo]拂水者涵澹[tán]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cǐ]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yú]。有如竹箨[tuò]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丽>簁[shāi]然;有如霜荷者,至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萃然,此皆茶之瘠[jí]
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ào dié]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译文】
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肥壮如笋的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石碎块的土壤上,长达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薇、蕨嫩茎,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它。次一等的芽叶(短而瘦小),发生在草木夹杂的茶树枝上。从一老枝上发生三枝、四枝、五枝的,选择其中长得挺拔的采摘。当天有雨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茶的形状千姿百态,粗略地说,有的像(唐代)胡 人的靴子,皮革皱缩着;有的像封牛的胸部,有细微的褶痕;有的像浮云出山,团 团 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些都是精美上等的茶。有的叶像笋壳,枝梗坚硬,很难蒸捣,所以制成的茶叶形状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变了样子,所以制成的茶外貌枯干。这些都是坏茶、老茶。
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共八个等级。(对于成茶)有的人把光亮、黑色、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把皱缩、黄色、凸凹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若既能指出茶的佳处,又能道出不好处,才是最会鉴别茶的。为什么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过了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任其自然的就凸凹不平。这是茶和草木叶子共同的特点。茶制得好坏,有一套口头传授的鉴别方法。
 
在了解完成茶叶的采制过程后,才意识到喝茶、品茶,就像做人做事一样。
人生要泡杯好茶,不一定要有百年普洱、届前龙井,但一定要有足够的情味。
品茶的氛围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安静,远离浮尘的喧嚣。
茶道是生命中永久的财富,真诚不可亵渎。
适量的茶配适量的水,茶水又碰到品茶的人。
这茶、水、人因缘而得以相逢。
飘飘然,淡淡然,喝茶的时候给人的一种感悟。
作者:佚名
日期:2023-09-0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