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机茶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其要求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有机茶标识的茶叶。主要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不受重金属污染。我国有机茶近几年开始起步,并有了一定发展,主要在重庆、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主要供出口。
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
无公害茶实质上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对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还实行标志管理,但二者的颁证机构不同,管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市场一般上有机茶叶真假难辨,但目前无公害茶叶的标准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在选择茶叶用药时,尤其需要注意化学合成的农药。使用化学农药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高毒农药在茶叶上的使用。
2、遵循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选择农药时,应选择正规产家,三证齐全,以防止其含有隐形成分的药剂。
4、药剂的正确使用,一般药剂在一年茶叶中使用2—3次,切勿多次重复使用,一方面已导致病虫害的抗性增强,另外也易导致茶叶农残超标。
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是执行的标准体系。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都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
(1)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的产地环境实时监测和做出评价。
(2)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3)产品的质量检测,由委托的定点监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监测。
(4)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但在标准要求上各具特点,无公害茶是保健茶叶的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绿色食品茶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有机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和转基因技术,是茶叶安全生产的最高阶段。
二、认证管理模式。无公害茶叶和绿色食品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集中体现了全程控制的指导思想,也融入了体系认证的一些基本理念。
有机茶在上述基础上,在认证管理上更强化了体系认证理念。“两端检测”,一端是环境监测,主要是水、土、气三项指标的监测,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另一端是产品检测,由具备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标准设定的指标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并验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对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投入品的控制。“质量认证”,按照认证认可的基本规则,制定一套制度安排,并严格按照认证程序规范认证。“标识管理”,主要是对通过认证的产品,以标志管理为手段来加强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管理。
无公害茶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绿色食品茶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使用许可制度相结合;有机茶则是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通行的认证准则运作,采用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