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茶博会一结束,茶鲜森团队就直奔香港找老茶来了,现在是该聊聊刚刚过去的深圳茶博会了。
用思凡的话说:“本次茶博会茶鲜森是来卖萌的,不是卖茶的。卖茶呢,干不过那些摆地摊的,从几十到几千,什么有名的山头都有;品牌宣传呢,干不过那些大品牌,你看雨林的设计很棒,戎氏载歌载舞……”不过呢,茶鲜森这次茶博会的目的达到了——见粉丝!在原产地写文章这一年来,认识了不少茶友,这次茶博会期间每天都来几波网友。
茶博会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好好总结了一番,跟大家聊聊。以我的观点,参加茶博会,就像做网店,本质都是花钱买流量,区别在于呈现形式和竞争力的大小。
首先,你在拿位子这一环节,就已经被消费者挑选了一次。
由于展位并没有实施竞价机制,所以,如果不是大品牌,没有常年跟展,与主办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也支付不起高额的场地费用和搭建费用,你基本拿不到主干道或者说人流量大的位子。当然,在进行展位规划和人流疏导的时候,好的主办方会尽可能让消费者多逛一些地方,但他们的挣钱机制就决定了,主干道永远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拿我们的案例来说,这次茶鲜森只拿了两个位,主要是做的粉丝见面会,所以几乎90%的茶友都是“按位索茶”,可这90%的茶友中,每一个找到我们的时候都会说,你们的位置好难找,我都绕了好几圈才找着,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排的!
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一个小品牌,只能拿一两个位,那么最好找好识别的位子,比如说进馆左转50米,右转100米、9号门下面等等。如果你自己都没法好好定位的话,消费者的朋友不仅找不着,他自己更不一定逛的到。所以你们知道,臭臭的厕所旁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展位了吧?拿到展位的老板,一定窃窃的偷笑,一声不响地以小博大~
其次,你的装修风格、产品定位、展品呈列、包装风格、以及人员形象等所有细节,都是在筛选你的客户。
如果说你租了很大展位,做了很豪华的装修,目标客户也是高端人群,逛进去的却是一听价格掉头就走的客人,那么你就要反思,你的呈现是不是真正高端的那波人需要的。就好像没有哪个商业巨头会看娱乐新天地一样,他们甚至听都没听过……
几乎所有的参展商都说自己的定位是中高端,可是正真戳中目标客户群的品牌少之又少!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茶博会的目标受众。真正高端的消费群体,有多少喝茶?喝茶的人中有多少有自己的稳定的渠道?没有渠道和圈子的又有多少有时间来逛展会?这样一想下来,来逛展会的反而更多是行业从业者发烧友或者以茶为米的普通老百姓。那么,他们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
拿大位,搞特装的人也多半看不到我的这篇文章,所以,我也不写给他们看了,可是,作为小小参展商的多数人,你是想要做一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跑展卖货的茶商?还是自己也痴迷着茶叶,有些曲高和寡,高山流水想觅知音?前者就像撒网,高、中、低档的茶叶要全备!遇到茶商先得有拿得出手的“标配”和他们交个朋友,不过要想和他们做生意,这个只是第一步而已,关键还是要有能让他们赚钱的“干货”,基本上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心底都开始笑嘻嘻了,最后再配上点大家都可以走量的“基础款”这次展会也就不虚此行了。而后者做展就像钓鱼,好茶不单要好,还得有意思,经得起推敲和揣摩,但关键又要靠足够优质的流量,否则到最后怕就搞成表演了,即下不了台,也撑不住场。
最后,是个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普洱茶越存越香!
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呢,不是要扯着嗓子,跟大家讨论香不香的事情,而是基于越存越香这个观念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和积货现状等等。传统渠道里,每一个品牌的经销商都有很大的囤货,在很多地方,甚至消费者的囤货比商家还多,有实力的可能已经持续囤了十几年,一般的,囤了几年发现,再香自己也喝不完,赚钱变现也没以前那么容易了,不如也开个店卖茶,赶快找个接手的,可是一开店发现,这个一片一片卖茶太难了!以前怎么就觉得人家那么好卖,几件几十件,几百件地走,可真正到了消费者市场,一片也要苦口婆心……
转了一圈你会发现,以前的盈利模式也好、渠道也好都只是玩转在圈子里的营销,不停地来回倒腾,哄炒,茶还是在少数人手里,钱也是少数人赚了。还弄什么普洱茶金融,换汤不换药地愚弄资本,完全不把眼光放在巨大的消费市场!小时候常听我妈说“吃了有钱人的饭,误了自己的事!”现在想想,那不就是放羊的和砍柴的故事!还没到玩资本的时候,空谈误事!等你真正想通了,你再看看,还有许多品牌,真正走消费市场的正如火如荼地野蛮生长呢!你再不快点,以后还是看着人家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