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茶艺师和茶叶加工工、茶园园艺工消失,仅保留了评茶员,这意味着国家将取消这三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工种继续存在,但不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等级,需要取证者,交由供销行业技能鉴定机构会同人社部技能鉴定机构和行业协会完成。公示一出,由于茶艺师这一工种在茶行业涉及人员广,一石激起千层浪。茶周刊微信公众号发表《茶界陈情:保留茶艺师职业资格》文章后,茶界有两方面的意见:一方面认为应该取消,并且致函人社部建议将评茶员也一并取消。另外一方建议继续保留。
不管取消与否,记者在读者表达的留言中注意到,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茶艺师这一工种的来龙去脉,很多读者是断章取义。为此,茶周刊特别采访了劳动部国家茶艺师标准起草者、茶艺师教材主编、茶艺师考评题库审订者余悦教授。
记者:茶艺师这一工种是哪年正式进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开始考评?
余悦:《茶周刊》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密切关注茶艺师职业是否取消的问题,这种敏感、敏锐和担当,令人感动。我作为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的倡导者、推动者与参与者,很高兴与大家分享相关历史并进行深刻思考。
茶艺师职业的催生,可以清楚地列出时间表:
1995年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把“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据我们所知,早在1983年,内地就提出茶艺培训。随着茶艺馆的逐渐出现,培训符合要求的茶艺人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征求全国各地意见后,茶艺师才列入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000年9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行文,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承担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撰稿工作。
2001年3月,“《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制订会暨《茶艺师技能鉴定教材大纲》会”,在广东省南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学者与茶艺馆业内代表到会。而在此前后,我们还在北京、杭州和其他城市,就标准广泛听取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上海、江西、广东、福建、辽宁、云南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员意见。还借“面向新世纪的茶艺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听取了海外朋友的意见。这些,使标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也更为完善,更为全面科学。
2001年6月18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全国首次茶艺师技能鉴定考试考核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举行,8名来自江西、浙江等地的人员获得茶艺师。这次考试考核,按照草拟完成、正在审查通过阶段的《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试点和检验。此前,有的地方按照自行制定的标准进行过茶艺师考试。
2002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实施《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向全国各地发文。
2002年11月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颁布第4批国家职业标准,11种前卫职业全新亮相》。当时与茶艺师同时颁布的职业,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等。媒体的发布,使茶艺师这一职业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上述时间表清晰地表明:茶艺师职业得到国家的认同,是行业发展的自然选择;《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是茶界和众多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职业标准的制订、颁布、实施,经过过年的探索、讨论、提升、完善,才逐步推向全国的。
至于茶艺师有多少人,目前没有全面准确的统计。根据我接触到的情况,大体有三个层面:
一是全国有三四十万家茶艺馆,即使每家从事茶艺的按照5人计算,从事茶艺工作的应当在100~200万人之间。
二是全国的茶产业许多环节都需要茶艺师,高校开设了茶艺课程,社会还有很多的茶艺爱好者,其中部分人员也取得茶艺师证。这些学习过茶艺的人员,当以千万计。
三是已经获得茶艺师职业证书的人员,没有全国性的数据。不过,根据江西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情况,每年通过考试并获得茶艺师证书的有几百人,15年来,不下几千人。这还仅仅是一家的数据,不包括南昌市、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人数。而在杭州,前往学习考试的人员更多。据此推算,全国应不少于10万人以上。
记者:作为中国茶艺师标准的起草者,您认为这个标准在实践中推行得怎么样?
余悦:《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是有严格要求的。其基本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前提,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整体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发展要求为目标,以突出该职业当前主流技术、技能水平和兼顾全国各地本行业差异为原则,再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和品饮习惯变化与中外茶文化交流对本职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另外,《标准》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办理的,保证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色,同时也有根据社会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坚持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指出的是:
一、《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出台后,还有相应的全国统一考试考核的《茶艺师》教材,并且建立起茶艺师考试的国家题库,包括进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实施后,根据人社部的要求和茶业的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年前我们进行了再次修订,并且听取了业内意见。只是因为国家职业改革的调整,才未颁布修订版。可见,茶艺师职业标准制订的严谨,始终研究新业态,不断提升完善的努力。
当然,《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在实践推行的过程中,是出现了某些偏差的。例如:有的未能整体理解和全面掌握《标准》,未能按照《标准》践行教学和考试考核;也有的培训教师本身就有相当的差距,致使培训水平参差不齐;也有的培训与考试考核机构之间未能分离,使得发证过多、过滥;甚至有的完全背离《标准》的原则与要求,严重破坏了茶艺师的良好声誉,产生了极坏的业内和社会影响。
茶艺师职业的出台和实施,对中国茶产业、茶文化和茶艺普及、茶文化传播,以及中外茶文化交流,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主流与主导层面。至于出现与存在的问题,应该克服、改进、完善、提升。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与实践中出现的弊端,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是不能等同的。
记者:您认为国家此次取消茶艺师职业资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余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一直处于调整阶段,1999年版与以前的比较,取消了300多种职业,当然包括其中有一些是合并了。这次国家职业资格清单目录的推出,是国务院从简政放权、有利于就业工作出发的结果。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底,国务院共设置618项职业资格,国务院分七批取消了433项,削减了70%。而在这七批之中,并没有茶艺师职业。半月之后的12月份,人社部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清单才没有出现茶艺师。可见,茶艺师职业未出现在清单是人社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举措。这些,只要看看相关信息就清楚了。茶艺师未能进入清单,没必要进行背离本意的解读。
记者:目前,茶行业内有一部分人建议取消,有一部分人建议保留,您持什么观点?
余悦: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很明确,就是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上情下达,下情上送,这是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各方面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诉求,也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完善和提升茶艺师职业能力建设。对此,应该欢迎和持开放态度。
在谈观点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提出要求茶艺师职业资格继续保留在国家清单,并非进入准入类职业,而是水平评价类职业。有的认为,进入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就是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这是一种误解。中国从1994年起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准入和水平评价两类。准入类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是对涉及公众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由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水平评价类不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是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设置的。茶艺师只是水平评价类,并不带有上岗必需的强制性。
第二,中国院校茶学教育不能取代茶艺师职业教育。有的认为,中国茶学院校教育完备,就不需要茶艺师职业教育的证书了。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客观说来,中国院校茶学教育完备,茶文化教育并不完备。而且茶学院校的茶文化、茶艺教师的人才,也满足不了社会的整体需求。并且,茶艺师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与教育,并非在校数年教育所能代替的。
第三,茶艺师培训与考核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应该由整个茶艺师职业来“买单”。有的把问题与国家职业要求等同起来,有的不顾茶艺师的成绩与作用,也有的只看一点,不计其余,都是有失去偏颇的。
诚如不能因为高校出现了不少问题,就要取消高校一样,也不能因为茶艺师实施的相关问题,而取消茶艺师职业。有的说的好:“不能把洗澡水倒掉时,也把孩子一起倒掉。”这是言简意赅的道理。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茶艺师职业的实施,促进了中国茶产业、茶文化、茶艺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外茶文化交流。因此,继续保留茶艺师在国家职业目录清单中,应该根据人社部的要求积极反映。其理由是:
1、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上茶的种植、加工、品饮等都源自于中国。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茶是“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重要方式,发展茶艺,提升茶艺师的水准,是重要职责。
2、全国现有三四十万家茶艺馆,有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有众多获得茶艺师证的技能人员,还有许多茶庄、茶店以及旅游、酒店等,也都需要高技能的茶艺师,也都存在全国性的茶艺师人才水平的认定。
3、全国不仅农业院校设有茶学、茶文化、茶艺专业,还有各种类型的其他院校开办茶艺和茶文化专业,或者是开设相关课程。这些人员茶艺师水平的认证,同样需要全国性的规范和标准。
4、全国现有8000万茶农,茶业是使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茶农需要掌握茶学知识和技能,以使他们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5、中国56个民族都饮茶,都有不同特色的茶艺。茶艺师的保留,有利于中华民族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6、“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饮用茶叶。历史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也是“茶叶之路”。茶艺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之际,加大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润滑剂。
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中国茶文化要“走出去”,是一种必然趋势。自中国茶艺师认证以来,日本、韩国、法国、美国都有不少人员学习茶艺和考证。但传出国家层面的茶艺师认证即将取消后,与我们合作的日本方面正在谋划启动中国茶艺检定,对中国茶文化自强产生了冲击。
8、茶艺师进入《国家职业大典》以来,特别是实施考证以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教育和国际交流的发展。国务院先后七批取消70%的职业,茶艺师职业也依然在保留之列。其实,继续保留茶艺师、茶叶加工工两个涉茶职业,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调整初衷是一致的,只要在第56项“关于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与服务人员”之下的“评茶员”的同时,继续保留茶艺师、茶叶加工工的职业名称即可,并非需要增加项目。因为三者的特点和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这种做法,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已有多项如此办理。
作为茶文化研究者,我只是茶艺师职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并不专门进行茶艺师培训,主要进行学术研究、茶文化传播和茶文化高级人才培养。之所以期望茶艺师继续保留在国家职业目录清单,完全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中国茶文化的未来发展!
记者:如果一旦取消,对茶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影响?
余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昨天才截止意见反馈。而且,根据人社部的要求,正在收集各地的建议,不排除这次目录清单还有修改调整的可能性,也有茶艺师出现在第二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可能性。不管茶艺师命运如何,我想有几个基本走向是肯定的:
1、茶艺作为经历了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不会消灭,茶艺师作为“绿色职业”,只要还有产业的需要,还会依然存在。
2、原已取得茶艺师职业证书的人员,国家依然承认作为能力水平的证明。这些人员,照样会在茶艺领域中发挥作用。
3、茶艺师培训、茶艺教育如何发展,会有一个观望的“窗口期”,有一个适度的社会调整期。
4、茶文化产业对茶艺的要求,各种与茶艺相关的大赛与活动,会展现出新的面貌,呈现出新的局面。
5、与茶相关的社会团体、单位与个人,都会在茶艺师职业的调整期探索新的模式,求得新的发展。
6、社会团体能否在茶艺师职业的新走向中,真正发挥凝聚共识、改变弊端的积极作用,还是更加乱象丛生?这有待于观察。
7、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如何使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茶艺具有话语权、竞争力,同样需要继续努力。
8、茶艺师能否重塑良好形象,茶艺师培训能否得到社会的满意和认同,有待每一位参与者的行动。
对于上述问题,早在2001年、2002年之际,我在多篇文章和多次演讲中就已进行过展望。今年9月在四川成都作《中国茶艺师20年——从发轫到发展》的演讲,我又论述了相关观点。古人主张:“收拾人心”。茶艺师的未来在于每一位参与者的人心,在于我们的雄心、决心、信心、关爱心、正气心,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承担起应用的责任。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推出,由此出现的关心、关注,不同意见的表达与观点的碰撞,正是茶艺师“凤凰涅磐”的良好机会。茶艺、茶艺师的未来,依然还有光辉灿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