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诞生123周年纪念日。看着大家对伟人的各种纪念文章,突然记起今年9月份参加湖南第八届茶博会时,我围绕毛泽东饮食生活对茶营销的启发准备的一个发言。现在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也算是我对伟人诞辰的纪念!
上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在杭州采茶。
湖南省在几年前就定下了做千亿茶产业的宏伟目标。湖南不仅有好茶和一大批人才,还有一个独有的宝贵有待发挥——毛泽东的思想宝库。
你是说从毛泽东身上学习卖茶?对!
我说的不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的那些伟大思想,仅仅从毛泽东在饮食生活方面的做法、风格就够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毛泽东的饮食生活有什么特点?
一是突出功能,并把其功能和个人大事、家国伟业结合起来。
从大家都熟悉的毛氏红烧肉说吧。自苏东坡打出了东坡肉的品牌,千年来无人能在红烧肉领域与他PK,直到千年后毛泽东出现。你看看中国的八大菜系诸个菜谱,以人名打头的红烧肉就这两个。
东坡(红烧)肉主要卖点是发明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和在诗文中收汤浓缩的人文情怀。但毛泽东就不同了,从延安抗战的艰苦时期一直到三大战役胜利,毛泽东每遇到重大决策、重要著述的时候,念叨的就是“能吃一碗红烧肉就好了”。因为红烧肉能补脑,补脑了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这样,毛氏红烧肉在烹饪上与东坡肉的差别我们食客就可以忽略不计或者搞不清楚,但毛氏红烧肉是中国革命的功臣,这个功能和逻辑是尽人皆知的。仅此一点就使它成为湘菜名品,食家必点。
二是突出特点,以致于万千人中我自傲岸。
比如毛瓷。除了制作精良外,还被毛泽东赋予了极强的个人美学风格。毛泽东一生爱好白雪红梅,而且一改千年来梅花孤芳寥落的美学个性,以山花烂漫之势、傲霜凌雪之骨,突破了小文人的视野,将梅花之红艳与毛泽东诗词中最惹眼的意象“红旗”体融神铸。因此红梅这个毛氏文化符号融入毛瓷,自然成为吸引世人追捧的美学和精神磁石。
三是突出了强烈的文化个性,并提炼成一句传播口号。
比如毛泽东一生钟爱辣椒,且将它的特色功能与革命的属性联接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烈的“革命文化”氛围;还提炼出一句通俗上口的广告语“不辣不革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哪里的辣椒不辣呢?但只有毛泽东的辣椒与时代的风尚、个人的追求结合起来。干革命就要吃我的辣椒,吃我的辣椒就能更好地干革命!这看似不搭界的逻辑在毛泽东的强势推广下,就成为毛氏辣椒的特有属性了。毛泽东把这个品类农产品的附加值、文化属性都提升了。如果毛泽东按这个风格卖辣椒、卖茶,没有卖不好的!不过那就是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极大浪费了。但毛泽东能够忙我们卖茶且卖好茶!
毛氏红烧肉核心是把任何一块红烧肉都有的功能与远大目标、理想世界联系起来。这对茶的营销没有启迪吗?
现在的茶很多都只做好了一半的工作:猪杀了,炖上火了,但给谁吃?能吃出什么惊天伟业、什么小资生活、什么时尚风范?没有。只是一味讲茶的花果香、栗子香、绿豆香、茶氨酸、茶多酚等等,这跟卖红烧肉时只讲猪肉的脂肪、蛋白、氨基酸有什么两样?很多卖茶的能把茶的成分弄明白讲清楚就自觉不容易了,实际上这是一种“掐眼皮擤鼻涕”,不是没使对劲儿就是装模做样。为什么?因为被误导了,把茶的天然成分当成了文化属性。那茶的的天然属性不需要讲吗?茶好喝肉好吃,还用你讲?或者这叫“养猪的卖不了猪”现象,但奇怪的是卖茶的都是做茶的,跳不出来啊。
再说毛瓷。
作为毛泽东个人美学的体现,与他的性格(“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审美情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和精神气质(“不周山下红旗乱”“搅得周天寒彻”)浑然天成、一以贯之,非常具有视觉识别性、精神冲击力。
它从陆游“寂寞开无主”的孱弱中聚时代呐喊激荡而生,它从“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生涯升华而来,它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英雄气质中喷薄而出。既代表了毛氏力度美学、美学力度,也为今天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范本。中国传统中对雪景、梅花的欣赏由来已久,但只有到了毛泽东,趣味大变、风格大变,从一枝变为千万枝,从数朵变成万山红遍,“供给”了一种改变当代国人审美的美学。
好好学习毛泽东这种美学思想及传播,去创新今天湘茶的包装、推广,是不是可以汲取很多营养?
最后说说毛氏辣椒,这个品种其实是不存在的。他用“革命性”赋予了辣椒特有的辣性,将辣椒与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牢牢联系在一起。你可以不革命,但凡革命者,没有不知道革命性与辣性关系的。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只讲茶性,只讲香型,这距离“不茶不时尚”“不茶不健康”“不茶不湖南”“不茶不少年”“不茶不……”有多远?又有多少空间可以让我们去创造?
明白了这个道理,反思目前的茶产业,生产的只是茶叶、茶香,如花草香、花果香,但花草香、花果香对生活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从生活的追求和品质目标来反推出茶的价值营销,是不是会别有天地呢?
立顿解决了茶饮生活品质统一、快捷方便的问题,星巴克解决了咖啡营造第三空间的问题,而中国茶饮新时代精神空间的引导与打造,到目前还没有解决。
毛氏红烧肉,提供了茶与事业关系的范本;
毛氏茶瓷,提供了识别、传播的范本;
毛氏辣椒,提供了精神嗅觉、气质群落的营造范本。
我认为这是个长远,但正确的方向。目前茶产业其他的战术都行而不远。
“每当下午4点的钟声响起,世界都为茶停止了……”英国人用一种茶营造茶生活,成功了。
中国人有上千种好茶,谁能营造出“不茶不XX”的茶生活,谁就会独领风骚、脱颖而出。
“数风流人物”,试看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