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茶友,在初初喝白茶的时候,很喜欢上大品牌去购买。
因为大品牌有保障。
最起码,要是收到的茶有质量问题,可以有地方投诉。不像买了三无产品,想找人都没地方找。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比如村姑陈买房子,便会冲着大品牌的房地产开发商去买。
理由能举出一堆:大品牌品质有保障,大品牌物业好,大品牌售后好。
跑题了,回来说白茶的“大厂现象”。
1
大厂没有独立的茶山
有很多大厂,没有独立的茶山,即使有,也会有两个问题:
1.茶树也是新种下的,树龄较幼,年份尚浅,口感如何,大家自行想象。
2.茶树产量不高,相对于大厂全国性的广阔销售渠道,村姑陈负责任地说,产量供不应求。
要知道,大厂整年的销售量是很大的,而大厂,即使有茶山,茶山的产量相较于它一整年的销售量来说,也是凤毛鳞角。
更别说许多大厂根本没有茶山。
茶不够怎么办?放着大片的市场被其它厂占领?NO。逐利是商业的本质。在这方面,这些大厂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向中小茶农收购茶青,再加工成成茶。
而收购的区域,是不挑的,有高海拔的,也有低海拔的,来源比较杂乱。
品质不一,口味也不统一。
2
大厂在采购上难以严格把关
对于大厂来说,采购到位,只是生产的第一步。
由于厂大,茶青收购所需的产量多,在管理上难免松懈,导致在采购环节把关不严,采购到的茶青质量不高。
有的时候,雨天采的茶青也收进来。
有的时候,连高速公路边上的茶青也收。
甚至,政和的茶青,寿宁的茶青,也照单全收。
整个一大杂烩。
熟悉白茶的人都知道,白茶的采制原则,有十不采。
雨天采下来的白茶,有水腥味,做成的成茶,水味重,香气少,口感涩,即使存放上十年,也难以转化出宝贵的枣香,更别谈药用价值。
更别提高速公路边上采下来的白茶,那些生长在汽车尾气和灰尘里的白茶,呼吸作用时,毛孔里吸进去的全是废气,做出来的茶,呃,本村姑不敢喝。
3
大厂在成品茶制作上难度大
茶青收购,只是第一步。
白茶的生产,第二步是制茶。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个好的师傅,做出来的茶自然令人交口称赞。而不好的师傅,做出来的茶,不懂行的人自然喝不出差异来,但一天懂行的人口里,立刻会喷出来。
大厂的白茶生产与制作,借用一位资深茶友的话,那就是工业化生产,流水线作业。
这样的生产线做出来的白茶,不温不火,不会难喝,也好喝不到哪里去。
总的来说,大厂制作的成茶,口感与香气难上档次。
就比如,我们买一件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旗袍,拿回来,不是要改腰围,就是要改胸线。
而我们请一位老师傅到家里来订制旗袍,按自己的尺寸订做,做好后,只需要小修,便服贴无比。
这就是高订和流水线的区别。
在农家的手工白茶作坊里,师傅们没有产量的压力,做茶的时候认真细致,看天气做茶,看茶做茶。
天晴的时候纯日晒为主,天阴的时候复式萎凋为主。萎凋够了便烘干。不必遵循那么多制度和规定。
这样的人性化,才会令白茶产生最好的口感,与最大的营养价值。
就像我们现在喜欢吃土猪肉,土鸡肉,不再喜欢吃饲料猪,饲料鸡。
那些喝过农家自产白茶的茶友,也喝不下大牌的白茶。
因为,喝过了精制的白茶,再难咽下批量生产的白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