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人在的地方,有一种现象,排队,也有一种现象,不排队。
不排队的,一般是现场无人维护秩序的。
排队的,通常是现场有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维护秩序的。
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某商场开业促销,或者免费发放大米,或者免费赠送鸡蛋,或者领免费餐券.......
总之,是为着占便宜,才出现了聚集了这么多人。
曾经有一个永辉超市开业,免费送5斤大米,那三天,超市门口永远在排队,人群从门口一直排到外面的二环路上,堵住了机动车道。
想想那些伊爸伊姆真有勇气,横七竖八地排在二坏路上,也不怕过路的汽车一不小心撞上他们。
那段时间,我天天上班迟到。因为那附近全堵了。
中午去万达吃饭。
经过一家海鲜自助餐厅。门口排了20多个人。清一色年轻人。
原来又是开业发5折券。
一小时后,吃过饭回来,再经过那家餐饮。发现排队的人多了2/3,而且有一部分人还自带了凳子,直接坐在那门口等。
一边还讨论着如何上网下载,如何打印等等,三五成群地聊得可欢了。
上去问了一下,说要到3点钟餐饮行政人员上班,才会出来发券。那些排队的人还要再等2小时,如果加上填资料,下载打印,保守估计,领到券得3小时以上。
又问了这家餐厅的费用,一个人是258元。领了5折券,就可以只付129元。
本村姑掐指一算,等3小时,可以省129元。这省下来的额度还真是不小,难怪这么多人在等。
小小地算一笔帐,3小时=129元,那也就是说,这些人的3小时,是不值129元的,否则她们也不会在那排队等候了。
她们的3小时,平时是浪费掉的,那么这时候3小时能挣129元,才会赶来赚取这笔收入。
如果你的3小时,能挣1290元,你还会花3小时的时间去赚129元吗?
当然不会。
这就是时间的成本。
曾经,报纸报道过上海的一个会计,女的,大龄未婚。她靠着每月6000多元的收入,在上海买了一套房。
她的秘诀就是“省”。
她收集了所有大型超市的宣传单,详细记下这些店的开业时间,每月特价日和各种打折信息、临期食品清理日期。
靠着这些打折信息,她每月生活费可以控制在500元以内。
省下的钱,她存起来。最终,在浦东买了一套小小的房子。
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励志的故事,村姑陈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这很励志吗?
拼命压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省度日。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有趣吗?除了一套房子,这十年,她得到了什么?
恐怕连回忆里都是各种打折物品的味道吧。
她的“省”字诀,跟茶界那些蹭茶的人,价值观是一样的。
我不想出钱买茶,于是我蹭茶。
有的茶友,我在张三的群,看到他。在李四的群,也看到他。转头去了王五的群,他也在里面。
群里的派茶,他第一个报名。
群里的晒茶盘送茶活动,名单里肯定有他。
凡是免费派茶的群,一定有他的影子。
我觉得他时间真是多,可以花那么多时间在各个群里溜达,在各个群里寻找免费发茶的机会。
如果要请他整理出一份微信派茶群名单,肯定是最完整的,最详细的,最权威的。
他的工作,应该不怎么出色吧。毕竟把时间都花在寻找免费的茶上面了。
也许,在收到那些免费茶的瞬间,他真的会很开心。但之后呢,过几年,回想这段疯狂寻找免费茶的岁月,除了那一堆口味难辨的茶叶之外,好像没留下什么吧。
如果,他不把时间放在四处寻找免费的茶,而是花在工作上,花在他适合的事情上,会不会更加有建树?
也许他将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这些财富能买到更多更好的茶!
人生的得失,全在本心。全在个人的选择。
要做一个豪气干云的买茶客,还是做一个四处流窜的蹭茶客,全由自己决定。
在那些人排队领五折券省129元的3小时里,本村姑写了两篇文章,加了5个好友。
钱是赚回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茶还是买回来的好喝,蹭回来的,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