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已被公认为最好的保健饮料,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数千年来,有关茶与健康的的记载很多,茶作为药物单方或复方而入药的药方也十分常见。由于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了“茶药”一词,宋代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而且“茶为万病之药”。近代,林乾良又提出“茶疗”这个词汇。
所谓“茶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狭意的茶疗,仅指应用茶叶治病,不加其他的中药,这是茶疗的基石和主体,没有这个基石和主体,茶疗就不能成立。由于茶叶本身就有24种之多的治病功效,因此仅茶一味亦足以构成茶疗的体系;茶疗的第二个层次概念,是广义的茶疗,即可在茶叶之外,加入适量的中医药物,构成一个复方来使用,这包括在药方中无茶,但在煎服中规定中须用“茶汤送服”的方子,这实际是茶药并用。
茶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述为:“茗,苦茶。茗,味苦,微寒,无毒,主痤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与采之。苦茶,主不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
在这里,茶被记述了性味:“微寒”、“味苦”。什么是性味呢,就是药的寒热特性和味道。性味,一般称之为“四性五味”,四性即寒、凉、温、热;五味即辛、甘、酸、苦、咸。这两者都与药的功效和主治有很大的关系。中医理论一般认为:甘是补,而苦则泻,所以茶是兼有补和泻两种功能的良物;寒凉的药物,可以清热解毒。
主治与功效是中药最主要的功能,没有功效与主治就不成其为药物。“茶为万病之药”就是说茶有很多功效与主治。据我国古代药书记载,茶有24种功效。这24种功效,大致可以归纳为;少睡安神明目、清热解暑解毒、止渴生津清头、消食醒酒去腻、下气通便治痢、去痰怯风解表、坚齿疗疮治瘘、疗饥益力延寿,茶有这么多的功效,恐怕是任何其他药物所望尘莫及的。
我国以茶为主的中药配方不可胜数,直到近代应用仍极普遍的也有很多,比如午时茶,午时茶的功效是,发散风寒、和胃消食、能治风寒感冒、寒食内滞、食积不消、胸闷恶心、不思饮食、身困乏力,头痛体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