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反思:“茶本简单只为解渴"的伤害
普洱茶
一、贪图瞬间体验,忽略茶修的发展过程。
这,看上去有理:美到极致一定是简素。
但不能就此忘记:“美”和“简素”之间,还有个“到”字。
不穿越复杂,简素有点虚!简素,减而后素!背叛丰富,简素就是毒。以简素之名义“简单”地喝茶,却大谈制茶工匠精神。在这严重不对称的结构中,茶有些苦。
习茶作为修行过程,它和种茶、制茶存在许多共性:需要走的程序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走过,应该有的真实一定老老实实地保留,不能减少的体验你给删除这不是匠心不是简约,是偷工减料。福建李燕荣总结自己制茶习茶经验说:“茶从生产到成品到消费,这过程和人的一生类似——怀孕、生产、教育、成人”。真的,没有前面五个面包,第六个面包毫无意义。阅读时间累积出英语能力,喝茶数量累积出鉴茶敏感。穿越风雨无阻,再谈茶的简素。
从新茶人到老茶客,修习过程难免各种尴尬各种模仿各种返复,有了这些才能删繁就简,博而返约。老茶客应该宽容新茶人的青涩;新茶人需要懂得品味老茶客的洒脱。
所谓茶修中的“捷径”,大多缺少“心境”,称不上“意境”,最终与茶的距离,总难“拉近”。
二、奢求品牌个性,淡漠产业的市场格局。
产品、品牌定位的必要性无庸置疑。为着定位,会误入“简素”深处。
精准定位有诸多好处:可以集中兵力重点突击,可以快捷、高效开发潜在市场,可以大幅度减少商战资源浪费,可以缩短品牌建设周期。因此强化产品和品牌定位本身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定位贵精准,精准就容易越陷越深,以致忘记主动开发市场培养需要,形成生产经营的思维固化,并在自我固化中对潜在市场选择主动忽略和硬性排斥。这样你的茶叶就成为“单向度的茶叶”。
例如市场普遍存在的隔阂问题。消费力量、销售主体彼此不入法眼。茶艺表演过度了,文化包装变味了,山头炒作复杂了,仓储方式神秘了……相互攻击否定中,难道没有单向度、扁平化的因素?这时“简约美”不过是个文艺借口。当众多智力因素——设计、文化、营销、网络青涩地向茶叶渗透,与种植、加工、茶艺混融在一起时,新的产业格局重组正在进行中,纷繁复杂在所难免。
硬币都有两面,平庸者顾此失彼,卓越者兼而得之。有格局者大不同。茶席、茶服、茶空间……在激活产业需要过程中兴起,构筑成为茶饮生活新平台,借助新生平台,茶叶消费新势力得以诞生。换言之,产业格局拓宽的市场,是茶业力量主动打破自身痼疾的收获,如果说近年茶叶市场培养了新的消费,那是产业平台、文化张力“丰富化”的结果。这些现象带来的商业启示是:精准的产品定位,需要有文化张力的优秀平台;个性化产品需要依托相应的产业格局。
三、强调主观需要,肢解人性的生动结构。
茶不好卖,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是对人性认知不够,对人的需要理解不够。
需要有结构、分层次。
简单茶,解解渴,悦耳悦目就好。这是矿工需要。
要脱单,解解烦,希望悦心悦意。这是文青需要。
苦参禅,扬佛光,追求悦神悦志。这是和尚需要。
矿工女儿卖茶:你们把茶叶搞复杂了。
文青女友卖茶:我家茶叶你不能糟蹋。
和尚母亲卖茶:我家茶叶只卖给高僧。
现实没举例这么夸张但逻辑相似。局限于一个需要层次卖茶叶,把丰富的需要简单化,这等于放弃另外两个市场。
层次不同、需要必然不同。这不是贬低谁,也不是奉承谁。这是客观事实。就算是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在不同人生时期,也会有不同层次需要。农民和武夫要解渴,高僧皇帝也要解渴。科学前面没有高低之别,但需要层次客观存在。某品牌打造“趣味茶叶”,把“茶趣”归根于“道家思想”。僧侣、文人喝茶就没趣味了?显然不是。儒、释、道能生长漫延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通达于人性里。每一形态的茶饮,都有其趣味。因为人性是丰富的生动的。
过份强调自身需要的主观性,无视需要的发展性、差异性,就固化了茶的价值。主观可以努力的是:挖掘、培养、转换消费需要。简单说,可以停留在生理需要上消费茶叶,但不能否认茶叶有更多可挖掘的价值——例如自我实现等等。
茶业经营必需深谙需求之道,能把各种需要转化为交易额。上图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示意图。
作者:华巨臣茶博会
日期:2023-09-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