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汤中的气韵之美
普洱茶
茶香易识,茶韵难解。
香气容易理解,人们对于香气特别敏感。这也是大多人初饮茶者的都会遇到的问题,“好香、好香”的茶总是容易记得住。用心喝茶多了,就会喝得懂汤感,所谓汤感,可以理解成茶汤入口后粗糙或细腻的感受、寡薄或浓稠的区别,细滑绵稠的汤感相信很多人都有遇到过。惟独气韵不易理解,什么是气韵,是一种很玄妙的感受吗?
在中国传统的书法、山水画、太极、古琴、哪怕是一把紫砂,都可以在优秀的作品或演示时欣赏到它的气韵之美。这种内在表现出来的气韵,其实是自然的流淌。
茶味中的气韵之美,不太容易遇得到,大抵因为好茶难得,再加上品饮时若未能静心,与茶的距离就会很远。如果有幸遇到好茶,或能某  一刻沉浸于茶的世界里,就可以理解到茶味的气韵之美。
这种气韵,简单说来,有时表现为香气悠长冲鼻或上头,或表现为喉韵,或表现为茶汤活性沁润到整个身心,它是茶优秀的内在品质的体现
有内在品质的茶,无论绿茶还是红茶,都可以从中体验到气韵。为了找到这种感觉,我们选择了三种风格迥异的茶类,在比较中尝试。
第一轮选择潮州乌岽山的老丛单丛与新丛单丛进行对比。
第二轮为倚邦古树普洱与倚邦小树普洱进行对比。
第三轮为手工西湖龙井与外省仿制龙井进行对比。
此三轮鉴评,统一以盖碗加审评碗的形式来品鉴。
 
棕蓑挟老从单丛
第一轮的一款2016年棕蓑挟老丛单丛,闻干茶的香气清锐而长,似乎能钻入鼻孔一样。而另一款新丛的鸭屎香单丛也算是有名的品种了,带有金银花的香气,但与老丛相比,香气就显得浅淡粗糙了。
气韵更需要从茶汤中去感受。开汤后的老丛单丛汤感细幽绵长、甘美可人,令人一下子想用许多美好的语言来形容它,韵沉喉间,同饮的茶友有的觉得后背有热感。入口瞬间可感受到茶味的妥贴,香气上扬,滋味细密,韵味下沉,不用咽就能滑下,几道后香韵满口,属于口感深层次的体验,在品饮间得到愉悦。之后如果不饮茶,半小时口腔内都会有香韵。
 
棕蓑挟老丛的叶底柔软明亮
在乌岽山,母树或老丛的价格要比新丛高出不少,与很多地方的茶相比,老丛或母树单丛称得上是最昂贵的一类茶了。第一季春茶,都有从广州或外省来的老茶客蹲守,只为了那一口香韵。
鸭屎香新丛单丛
新丛鸭屎香单丛,因其怪异的名字而受人关注,其实是金银花香类型,因当年母树的主人担心他人盗取茶树,所以随口说了一个怪异的香气。新丛的树龄小,根不深,相对内含物质要少一些、滋味的协调性也不够。
这一款单丛算是香高的类型了,但与老丛相形之下香气却显粗涩、短暂、带有刺激性,入口茶汤香甜,却比较粗糙、涩口,缺少饮茶后的感动,茶汤的滋味停留于舌面的前半部分。虽然有香,却欠后韵。这一类的新丛,新喝茶的茶友会比较喜欢,毕竟外在的东西更容易吸引人。
 
鸭屎香新丛的叶底略微干硬
第二轮,看看从普洱中能否找到这些气韵的感觉。
同样为2013年的倚邦普洱,一款为古树茶,一款为生态小树茶。倚邦古树茶的香气幽长绵细,汤感有厚度,有冲击力,也即是对口腔有打击力度,这就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古树茶的原因吧。倚邦地区的茶树为中小叶种,普遍香高,茶汤甜润,而古树茶的气息独特,圆润通透有厚质,满嘴香韵。品饮下一道时可以暂停一下,不要一杯接着一杯,这样口腔内的香韵会更明显。
古树普洱的汤感更为通透醇厚
品饮时,最宜正身,还可以让茶汤在口腔里多停留一会,不要着急咽下,这时含着茶汤呼气,口腔或身体上的感受也会更明显一些。
这一款的古树茶,哪怕泡得浓一些,苦涩也能够迅即化掉,甜稠有韵,从口腔到身体的感受,就是很多人理解的茶气吧。
 
倚邦古树茶
同样为倚邦地区的另外一款普洱生态小树茶,因为树龄小,就难以体现气韵。却因为生长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入口也有明显的清甜,滋味柔美,却在第四水后出现明显的涩感,且涩不易化。因为是头春采摘的茶,也有一些细美的韵味,却与古树茶往下沉的韵味有所不同,汤感显得单薄,没有稠度,有干涩感,欠韵味。
缺少气韵的茶味,就像是一幅字画作品,没有了水墨浓淡氤氲的层次;或是一首音乐,缺少了润泽动人之音声。
绿茶会不会也有气韵呢?在第三轮的品鉴中,我们选择以一款手工龙井对比一款外省仿制的龙井。
这一轮将一克的绿茶直接投到审评碗中,采取碗泡法来鉴识。
手工龙井是非遗传人唐小军先生亲制的,更因为这款茶的内质得益于其生长土壤为西湖畔白鹤峰的白砂壤,兼有不过分修剪的有机种植管理模式。
这款手工龙井炒制到位,外型扁平挺直,糙米色,由内透出的润泽,兰花香的幽细冲鼻而上。手工龙井讲究炒得透炒得熟,所以在初炒时讲究高温杀透,等待约8小时摊放回潮后再行煇锅,工艺讲究,经石灰缸存储数日后,滋味更醇厚。手工龙井入口的气韵明显,虽然只有一克的茶,直接投入在审评碗中来感受,滋味依旧甘美,稠度跟喝米汤一样,韵味往下沉,满口香韵接连不断。再注水时哪怕泡得淡一些,也一样生津回甘,令人惊艳。有气韵的茶味,给人以明显的喜悦。
另外一款则是安徽茶山仿制的龙井,外形扁平绿润,香气清雅而高扬,外行的人容易把它当成正宗的龙井。这一款茶的滋味并不差,饮起来有甜美感,再饮之下,就会发现滋味已趋平淡,涩度与青气就浮现了。仿制的龙井没有剔除鱼叶,容易有一丝焦涩的滋味。从内质上与前款龙井相比,总是觉得少了些东西,没有可以往下沉的韵味,也缺少内在的气度。
这三轮的品赏,可以从茶汤中找到共通的美妙处。其实,哪怕是红茶或是岩茶,还是黑茶或是老茶,都可以在茶汤中找到共性,却也是高阶的学习方法。“气韵”是比较抽象的体验,需要费心来探索。
 
作者:陈勇光
日期:2023-10-1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