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中的“止”学
普洱茶
喝茶,您是打算糊糊涂涂喝一生?
还是花三个月时间,清清楚楚养生一辈子?
这个重要么?那得看您对自己身体负不负责
凭什么信任我?我说你的茶,你自己和我视频泡,拍照片看茶。
能评出什么?古树,天然,有机,生态,农残,拼配,纯料,是否传统晒青工艺,能否越陈越香,准确度70%。
我们写文章的目的,是帮助更多的人,从渠道,茶农,茶商,再到消费者,用户,让大家都可以感觉到美好,因为这是中国智慧的初衷,西方的思维模式像火,是竞争,打败,吞并,优胜劣汰等。那不符合东方审美观念,中国的东方观念是像水一样,柔而不争,循环往复,可持续性作为的根本,从个人身体开始一直感染到身边的人轻轻松松做事,这是美好的开始,但是切勿追求美好过头,过与不及都不是中国人合理的观念,万万不可玩物丧志,只为自己喜好,在美好的事物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天下为公,这才是茶美好本身的初衷。在商业上,西方式思考方式类同于他们的思考方式,而中国应该更应该发挥东方智慧的商业特色来,让世界更美好。
 
对于普洱茶而言,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这是很多人对茶的理解,意思是要有节制,知道自己能承受范围在哪里,这便是“止”,“止”的目的就像八卦中的“艮”卦,“艮”意味着山,看见山,意味着到头了,我们的需要停一停,这便是止的第一层意思,意味着适可而止,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有限,我们不必追求最低,也不必追求最好,但求合理,在可接受范围内做合理的事,到了那一层,我们应该先停一下,休息一下。
茶有上品,价高者得。当适口为珍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还有没有必要往上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更贵的茶?是名气?是功效?还是什么?要不要?怎样要?我们买的这些茶能给自己带来多少价值?止,并不是意味着停滞不前,接下去我们需要懂得“止”学的第二层含义,看见山之后,我们需要思考迂回一下,积累获取信息,山后面到底有没有路,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你掌握的信息,在哪个层次,到底要不要走,走怎样的路?然后看看要不要积累一些知识,经验,重新审视理解。
 
专业为主,以稀为贵。当认可价高者得的时候,你就能对自己定位,茶是喝的,怎样对自己负责?喝什么样的茶?要不要害人?怎样分清品质?让自己身边的人获得美好?得到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说人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会遭到天谴,怎样为自己负责??那就是天下为公而已么。对自己差了,对别人会好么?人有物欲,为自己,多少人看的出来?很明显,你把好的给人感受到了,做好自己的事,大家都会刮目相看,不是么?大家都认可,人脉起来了么?你要做什么,不需要做茶,可以做任何事。
我们做茶的初衷必须从养生,解渴,品饮三方面作为基础,因为只有这三个因素合一,才算是天然茶的必备条件之一,少了一样就是农产品,30-50块一公斤毛茶就能找到,至于能不能养生,我们认为违反自然理论的茶,并不完全具备茶为万病之药的体系,他只能作为药物提取的之用,长期喝对身体的养生作用并不大,李时珍曾经说过,茶多喝会面黄肌瘦,而去了寺庙,那些僧人天天喝茶的身体健康,这就是区别,在《茶镜》中说明了自然茶的功效以及,消食祛痰热,下气降火,而兼有涤除肠胃之功等,而我们认为李时珍当时说的茶,并不是健康的自然茶,可能是等级低,也许是过度施肥,又或者有重金属残留,土壤贫瘠等各方面所造成的。
作者:仁易普洱茶
日期:2023-10-2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