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云南茶山旅游 >
行老曼娥村 识普洱茶香

  到达老曼俄,天公不作美,刚停下车,就下起了大雨,来迎接我们的布朗族少女玉光穿着雨衣,头发全湿了。她背着竹萝筐,原是要带我们去她家的茶地采茶的,计划却泡汤了。见停车场下面有一个茶叶作坊,有两个傣族妇女在拣鲜茶叶,她们是勐混镇曼蚌村的村民玉旺和玉香,利用农闲时来打工挣外快,一大早开始摘茶到傍晚把鲜叶加工成初制茶,劳作一天可以得到100元的工钱。我去向她们学习如何拣茶,她们把刚采来的鲜叶分成两类,把茶叶上有顶芽的归为一类,做成一叶一芽茶,顶芽就茶叶尖上刚冒出来的还包裹着没有伸展开的懒叶片,叶片全部展开的鲜叶被归成一类做成老黄片,两种茶的香气和茶味有区别,一叶一芽茶每公斤时价是300元,而老黄片只卖30元一公斤,价钱相差10倍。茶叶作坊是一间长方形的平房,约三四百平方米,屋顶铺着透明的玻璃瓦,有两面相对应的墙只彻了半截,房间是半开放着的通透性很强,房顶下高过人头的地方横摆放着一排竹杆,竹杆上放着10多个扁长竹箩筐,筐里装着刚加工好的茶叶或刚采来的鲜叶,这种晾茶的方法最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光线通风好,不会捂着,可以自然晾干,即使下雨也不会影响茶叶的储存。主人合理利用立体空间,上面晾茶,下面用来储放物品和进行茶叶加工,聪明的主人使茶叶做坊的功能利用率做到了最大化。
 
周末,朋友邀我去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的老曼俄村采茶,体验普洱茶的制作过程,我兴致勃勃地同意了。 
    去时经勐龙镇的勐宋村往布朗山乡,回来过老班章村民小组下到勐混坝子。茶叶是布朗山乡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的车一驶入其地盘,就仿佛置身于茶的世界,山坡上和路边的茶,因春雨的滋润,无论高的矮的、老的嫩的茶树茶苗,全都枝繁叶茂,长势旺盛,生机勃勃,绿得煞是好看,我睡意全无,精神振奋,为了看得更清楚,把车窗开得大大的,一任风拍打我的脸吹乱我的头发。
    主人是布朗族小伙岩甩坎,热情地引我们到茶叶作坊隔壁的茶室喝茶,他拿出四种茶让我们品尝。他说他家地里种着苦和甜两种不同的茶,客人的口味不一样,有些人喜欢苦茶,有些人喜欢甜茶,而有些人喜欢混合味的,工人采茶时,肩上一边背一个包,两种茶分开装,见大家感兴趣,他领着我们打着伞去村子边实地观看甜茶树与苦茶树的区别,甜茶的叶片簿而色浅,苦茶叶片厚且色深,我们这些业外人是很难分辩得清的,要掌握还得学习和操练一段时间。他家有70亩茶地,其中有40亩是品质好的老树茶,大多是爷爷奶奶留给他们的遗产,因茶地多,仅靠家人忙不过来,每年产茶季节,都要出钱请工人来帮忙。去年因天气好茶叶质量高市场价钱又偏低,所以茶叶销路特好共卖出20吨,今年茶叶质量不好,市场价又高,到4月底只卖出4吨茶。岩甩坎与爸爸分工不同,爸爸负责在勐海县城找销路,岩甩坎守在家管理茶叶的采摘和加工,今年单茶叶一项全家可以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 
    不知不觉间,我们在岩甩坎家坐了2个小时,虽然很遗憾没能够上山采茶,但学到了许多有关茶叶的知识,了解了最真实的茶叶行情和民风民俗,品尝到原汁原味的普洱茶,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幸福生活,真是不枉此行。衷心祝福茶农的生活越过越好。 
    老曼俄村,我还会再来。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6-2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