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云南晒青毛茶的收购习惯等级和标准与其他汉族茶区的一样,属于绿茶体系,云南虽然是茶树的发源地,先进的制茶技术仍然由汉族在明代初期传入。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 ...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毛尖、芽茶,显然指高等级的春茶,小满指夏茶,谷花茶指秋茶。
阮福的这段文字转载于《思茅志稿》,记载的是明代云南茶叶制作情况,也就意味着,晒青毛茶的收购习惯、标准起始于明代。
由明代而清代而民国,直至1958年,云南晒青毛茶的收购习惯相差无几。1958年之前,云南省茶司下属茶厂收购晒青毛茶沿用历史的分级方法,按照季节而命名,即分为春尖甲、乙、丙三等,春中甲、乙、丙三等,春尾甲、乙二个等,二水甲、乙、丙三等,谷花茶甲、乙、丙三等,底茶甲、乙二等,共分6级16个等。
虽然收购习惯沿用历史标准,然而,1955年国家商业部(当时的名称)制作了晒青毛茶统一的标准样标准,即标准级为谷花乙等。由此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圆茶的原料并非“唯春就好”,同时可以说明市场所谓的普洱茶无标准的传说的误区之大。
当时的云南茶区分为6大茶区,即顺宁区、缅宁区、景谷区、佛海区、文山区、宜良区,每个区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包含了附近产茶区域,比如佛海区包含了西双版纳、镇越两地,缅宁区包含了猛库(当时的地名)、缅宁、镇康、耿马四地。
各区晒青毛茶以各自地区命名,对品质基本相同的毛茶品名进行合并处理。每个品种至少保留1千克,分地区制成样茶,按等级,按季节,每年6月送交省茶司,以作来年收购标准样。
1958年之后,云南晒青毛茶统一不按季节命名,简化为5级10等,每级设两个等,标准级由谷花茶乙级改为3级一等。
5级10等的收购制度在1973年1979年之间有细微改动,随后又调整为5级10等价。这种收购的制度在1984年国家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后被打破,原设置的标准样与等级制度也随之打破,然而,云南茶叶在1986年开始执行茶叶出省许可证制度后,实际上云南茶产业仍然是计划经济,原有的晒青毛茶5级10等价制度,事实上一直起到指导作用,一直影响到今天,规模型茶企的采购制度仍然采用如许制度。
2002年之后,云南逐渐开始有私营茶企涉足普洱茶的加工,不过,为数甚少。2005年马帮进京之后,云南全省茶企猛增到上千家,并且大部分以生产普洱茶为主,这些企业的收购方式都是向茶农收购毛茶,收购方式和标准也以5级10等价为骨架,与大型茶企收购方式大同小异。但是,基本都是收购干茶,而不涉及鲜叶,毛茶制作皆由茶农完成。
2008年,云南中小茶企开始鼓吹古树茶概念,收购方式逐渐以山头来划分,打破了原有的收购制度,无奈当时市场实在疲软,直到2010年,市场稍有起色,但是,按山头收购的方式仍然属于微小茶企甚至极少数玩家在采用。
2012年,市场在雨林古茶坊的带动下,刮起一股建设初制所的热潮,初制所开始收购鲜叶,制作毛茶。但是,很多初制所实质上是企业投钱,茶农制茶,初制所的广告性质居多,所以,大量的山头茶制作,仍然以茶农为主,茶区收购仍然是以毛茶收购为主,这种收购持续到2014年古树茶市场崩盘。
2015年市场持续低迷了整整一年,2016年茶山游再度把山头茶带热,2012年至2014年的基地挂牌和初制所模式,已经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产业需要新的模式,于是,勐海和易武成为毛茶集散地的作用已经失去,基地挂牌在政府整顿之后,余留下来玩挂牌游戏的企业大多数为培训机构,反正学员都是入门级选手,信则灵。初制所证明古树茶,证明山头茶的作用也失去,因为一口锅可以炒老班章,也可以炒班盆,可以炒古树,可以炒小树,未必初制所出品就是正宗名山古树茶,于是,初制所的效应也迅速冷却。
2007年,昆明的金实、雄达、康乐茶叶批发市场在古树茶概念起来之后,被勐海、易武等茶产区替代,其核心在于消费者的信任无法满足,而现在,勐海、易武等茶产区的信任程度仍然无法满足,于是,名山现在成为了鲜叶集散地,因为,唯有自己采、自己炒、自己揉捻、自己晒干的,才能称为“名山纯料古树茶”。
然而,魔术游戏教会我们一个道理,眼见的未必为实。
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