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本来没有“中期茶”一说,它是由“陈普”这个概念转化而来的。只是“陈普”很难用来界定茶品的年限,于是就有了“中期茶”的概念。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或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还有学者以为,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类似的角度看来,储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
关于中期茶的年份期间,虽然业界还是见仁见智,没有统一规范。不过能够明白的就是,中期茶就是指经过多年陈放后,正处于转化过程中,陈化效果到达较好阶段的茶品。
中期茶另一个概念,是指大品牌在某一准确年份之间的茶。我们以大益和下关为例,来看看: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端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端清新。二者无论品饮或者珍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消费的下关废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T8653铁饼(357g)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当然,以上两个品牌茶企的界定并非独一规范,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而已,若要把中期茶精确定位还需求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茶友带来搅扰和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