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一年,新茶难动,老茶滞销。今年风风火火的茶山行也充满了不少奥妙在其中,各种高价茶头条不断刷新记录,游客走后,世间恢复了平静。
这年头,做真班章的,被人认为是假班章,导致假班章横行,9块9包邮依然让吃瓜茶友喝得有滋有味。
这年头,纯料过后,名山过后,古树过后,只剩下头春了,时至今日,新茶原料水涨船高,叶儿弯弯照杯底,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年头,只要横握一台高清手机,拍拍古茶树,发发微信圈,就可以省去采摘、生产、制作、包装、运输等工序,业绩足以盖过大多数茶企。
这年头,茶农不单只会采茶,也能初制、精加工。甚至跳过圏子,跨过区域搞营销,与终端茶友零距离亲密,有时几斤古树发图的吸睛效应胜过无数茶企的竭力吆喝。
以普洱茶为首的茶叶行情已经漫步到了这个极为根难的风浪口上,在原料极其昂贵紧缺的姿态下,部分茶企赚足了营销上的眼球,部分茶农的日子也一如继往的滋润,本该按部就班地推出新品时,大多数茶企却沉默应对。
普洱茶走过的这些年,乱象不断,同时也怪象不断。普洱茶以越陈陈香、可喝可藏的特性支撑着它迈步向前,走出了一条具有黄金特色的道路。可到了这几年,却是中老茶也怕藏,新茶贵过老茶时,谁为老茶买单?
与其说近几年来的新茶涨价怪象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不如说这是藏家与茶商之间的无硝烟之战。新茶是一个圏,老茶也有一个圈,圏里各有千秋,圈外套路可循。新茶在一般情况下就是一台造血机器,为往后的老茶提供着更充分的养料。但是,如果今天的老茶的困境是明天新茶的真实写照,那么,在坐的茶商为何还造?
在天价新茶不断推陈出新的乱境中,吃瓜茶友固然表示是看不懂,大部份茶商也看不透。在快消理念盛行的当下,不断上涨原料,不断飙升的人工成本,最后让谁买单?经销商、茶庄、还是消费者?
最后削光了所有山头的台地茶,也解不了春茶原料供求的渴,当然,想喝纯料古树的茶友,依然会回到了10年前的那片老砖与今年新茶价格相当的神似。此情此景,想想还是老茶解渴了。
因此,在历经17年的“新茶之乱”后,等各种始此这般的成本涨上去了后,有品质的中期茶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这必须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在这里,以性价为先,以品质取胜,以仓储和口感,为治疗各种“新茶不服”而开诊。
最终,普洱茶也必定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圏:茶山只采茶不观光,游客只喝茶不添慌,茶农只做茶不开汤,茶商只卖茶不开厂,茶企只生产不说唱。
当球员和裁判都是茶商茶企时,媒介都一边去了,场外看不清的吃瓜茶友只好专注吃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