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或许是在谷雨时间吧!千里之外的友人,寄给大诗人白居易新蜀茶。嗜茶的诗人欣喜不已,放下书卷,煎茶尝新,身心舒畅,一盏饱含情谊的茶,令诗人走笔写下这样的诗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自此,别茶人的美名千古流传。
日本美学宗师冈仓天心在《说茶》一书中将唐代的煎茶法称为茶的古典派,将宋代的点茶法称为茶的浪漫派,而将明以后的瀹(泡)茶法称为茶的自然派,我们现代人属于茶的最后一个流派。回顾茶之不同流派所历朝代,从别茶、斗茶、鉴茶、较茶直到如今的评茶,一脉传承。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人主导下印度红茶制法的审评方法成为国际通行方法,自此中国茶的主导权花落别国,随着话语权的丧失,二十世纪初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相较于既往百分之百的垄断占有率,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茶的命运就是我们家国命运的写照。
痛定思痛,二十世纪中老一辈的茶人发愤图强,其中就有被陆定一赞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他和胡浩川先生提出了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吴觉农先生关注茶叶的生产、贸易以及科技教育人才的培养。
1939年吴觉农先生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创立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这是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叶专业系科。抗战期间率人赴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办起以他为所长的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吴觉农先生任农业部副部长,并兼任在北京成立的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先生身体力行,足以垂范后人。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农学院(今并入浙江大学)庄晩芳先生奠基建设起来《茶树栽培学》;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陈椽先生奠基建设起来《制茶学》,王泽农先生奠基建设起来《茶叶生物化学》;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陆松侯先生奠基建设起来《茶叶审评与检验》;还有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农业大学)这四所院校率先建立起来茶学专业,奠定了后来茶学专业的基础。茶学专业的这四门核心课程共同构成了现今评茶的理论体系根秪。茶学专业教育的目标也主要在于培养懂得加工和审评的高级人才。
茶,谓为世界三大饮品之首,而在世界茶的贸易领域,现今中国茶的话语权并不强。好在我国的茶叶科教机构,正在主导制定除了红茶以外的其他茶类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一旦成为国际通行准则,我国茶行业将变话语权为主动权,再次迎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身为茶行业从业人员,理应主动接纳并熟悉我国现行茶叶标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抓住并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2014年发布,2014年10月27日起实施的国标《茶叶分类》,是现实条件下最为契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标准。命名了茶叶的定义,并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茶七类。前六类茶以鲜叶为原料,第七类再加工茶以前六类茶为原料。网上流传的对茶叶分类国家标准的非议,多数在于对茶学理论体系认知的欠缺,以及对茶叶标准实质缺乏真正的了解所致。
国标《茶叶分类》是茶叶标准的纲,已经颁布的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这五类的国家标准是目,具体到每一类茶中的产品,大都已经有了国标、行标、地标或者是企业标准,由此我国的茶叶标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且在不断完备和修订的过程中。
身为茶行中人,倘若不能够了解和熟悉这样的标准,注定将被逐步淘汰出局。任何一行,不熟悉行业规则的人注定不能够长久立足。正如同《茶世界》杂志对《茶叶分类》国标寥寥数语的解读,却如雷贯耳:“这是我国首次对茶叶标准形式进行分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茶叶质量检验工作,维护消费者权益,便于茶叶市场监督。”茶行业上空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高悬起,混沌无知者依然浑浑噩噩,浑然不觉危机的到来。如何在危险中化被动为主动,是每一个茶行中人应当深思的首要问题。
根植于茶学核心学科为基础,依靠茶叶标准体系,评茶体系逐步走向完备。其核心在于评茶方法。
1993年由原商业部发布和实施了行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干评外形形状、色泽、整碎、净度四项因子,湿评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项因子,业界称其为“八因子评茶法”。2004年农业部发布并实施的行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干评外形、湿评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业界称其为“五因子评茶法”。2009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并实施的国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围绕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茶体系蔚然成型。审评环境条件有国标《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取样有国标《茶取样》、结果评判有国标《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茶院的审评专家赵玉香老师撰写有专门文章指出:“只有感官审评术语系统完善了,评茶人员之间才能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对茶叶产品的感官品质进行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定。”
赵杰文、陈全胜编著的《茶叶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一书中直言:“感官审评是一种专家行为,专家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经验获取的过程,普通消费者不具备这种能力。”
早在2001年人社部就已经颁布了《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评茶员(师)划分为五个等级:五级为初级评茶员,四级为中级评茶员,三级为高级评茶员,二级为评茶师(技师),一级为高级评茶师(高级技师),并对相应等级的评茶员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其中,初级评茶员至少要掌握茶叶审评的方法;中级评茶员能够审评一大茶类;高级评茶员能够审评两大茶类;评茶师能够审评三大茶类;高级评茶师能够审评六大茶类。
以此标准来关照当下茶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的人员,并无茶学专业教育背景,对评茶应当掌握的四大基础理论学科《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和《茶叶审评与检验》可以说是完全一无所知。对评茶依仗的茶叶标准体系和评茶标准系统极为陌生。游离于体系之外,名为茶行中人,实则徒有虚名。甚至还不具备初级评茶员的要求,却整日里动辄评论述说各种茶叶品质高低优劣。
行业内具备一大类茶叶审评能力的人,多是类型化的专家,如绿茶审评专家,乌龙茶审评专家、红茶审评专家等等。对超出自己认知范畴的茶叶,有自知之明者三缄其口,亦有不自知者作出自以为是的评价,遭人诟病。评茶员的国家标准极为完备科学,但真正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凤毛麟角。
评茶能力的培养,理论绝不可或缺,且要基础扎实。实践更为重要,通览茶学教材和茶叶标准,其品质的优劣指向产地先天的环境、气候、土壤、茶树品种,后天的加工工艺,运输和贮存的条件等因素。
用传统文化划分更为简单明了,天、地、人三者融汇的产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千多年前的茶圣陆羽在此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垂范,历时数十年之功,游历茶区,深入考察,终成史上第一位评茶大师。
中国的茶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和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划分为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以当今茶叶分类国家标准划分为七大类,名优茶逾千种之多。
想要洞悉茶之品质的奥义并非易事。就连澳大利亚的Nick Hall所著《茶》一书都明确指出:“要想成为评茶师至少需要学习5年,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
茶路艰难,研习评茶当迎难而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是如当下这般,既无系统理论学习,亦无专业方法训练,从未到过或者如游客般到茶山游历一番,便自说自话评茶论茶,深邃的茶由此流于肤浅化,这是茶的悲哀,亦是事茶之人的悲哀!
先贤的躬身垂范,先辈茶界学人的学科积淀,一代又一代茶叶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人社部门的职业导向。我们没有理由无视茶学基础、茶叶标准体系,将评茶的体系置诸一旁,于自身浅薄的学识和能力而不自知,号为茶人、以茶为业、依茶为生,愧对先贤、贻误后生。
十年前的秋天,登临洛阳龙门香山白园,在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终老之地,汲清泉而瀹芳茗,念及先贤的诗句,不由心生感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问一声,这世间,谁是别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