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中茶叶圈的“鄙视链”
在茶叶圈中,存在着鄙视链。“喝红黑黄绿青白茶的,看不起喝花茶”的,这也是很多老板们对不同的茶追捧的结果。对此,业界人士做了一个排序:黑茶(普洱茶)>青茶>绿茶>白茶>黄茶>红茶。
这条“鄙视链”上,黑茶特指普洱茶。业界有人将普洱茶列为六大茶类“终结者”,意味着喝茶的终极目标就是普洱茶;所以,在商务场合,大家一般对喝黑茶的大佬会高看一眼。
青茶类的单丛、岩茶是公认的高端茶品之一,以此待客也是上上之选,虽相对小众,但江湖地位毋庸置疑;绿茶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是最不容易出错的茶,在六大茶类中受众面最广的茶类,居于青茶之后并不冤枉;
白茶属微发酵茶,民间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白茶虽然小众,但品味不会太低;黄茶属轻发酵茶,在六大茶类中向来默默无闻。
历史上蒙顶黄茶曾作为宫廷贡茶,在特定群体中享有盛誉;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果香浓郁,无论是否懂茶的茶友都很容易接受。相对于其它茶类,红茶是最没有个性的,几乎能“讨好”所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茶的品饮价值就逊色于其它茶类。
老板们喝茶的四个秘密
秘密一:必须更有品质,因时而易
姑且不说茶是一个人的第二张名片,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口味以及品味。光从茶本身来看,有品质的茶也更安全。当下茶叶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品质缺乏标准,少部分茶更是以次充好。有可能花了大价钱,买不到好茶不说,还会被懂茶的客人笑话。顶着这样的风险去买茶、喝茶,远不如选择品质无虞的好茶更为妥当。
一般而言,四季饮茶各有不同。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乌龙茶),冬饮红茶。另外,一天中,上午喝红茶较好。午餐小憩后,一杯清茶,晚上喝茶,要喝淡一点,喝发酵程度高一些的茶减少肠胃刺激。
秘密二:要有来头,有说法
请朋友喝茶,朋友一定都会问,喝的是什么茶?如果是个很一般的茶,一般都不好意思开口。
金骏眉、大红袍乃至于普洱的印级茶、号级茶为什么卖得贵?原因就在于老板群体的追捧。这些茶,好喝、稀缺是一方面,关键是有说法,有来头。因为老板喝茶,尤其是招待客户的时候,茶除了作为一种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社交的礼仪,是一份尊贵和敬意。
秘密三:老板的茶,品种一定要全
老板喝茶,很大一部分是用作招待。有多少公司领导能够领悟到,很多时候,自己的客人仅仅是因为招待不周便与自己产生了情感上的疏离。和瓶装水、袋泡茶、速溶咖啡相比,选择适合客人用的好茶,不仅自己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能让客人感觉到你的用心和贴心,感觉到尊贵。但客人千千万,口味却不尽相同,所以老板的茶,品种一定得全。这样任何场合都能适用。
秘密四:老板送茶,要送出价值
在讲求人情往来的中国,送礼是社交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茶用来送礼再合适不过。大到外交层面,也经常看到茶的身影。但和尼克松总统觉得毛泽东送大红袍小气的情况类似,往往送出去的茶并不能体现价值。而且,市面上大部分的茶,从几百到几千,甚至上万,光凭外观,很难区分出品级的高低,所以很多时候,即便花了大价钱买茶,却送不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