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做周知马爸爸喜欢太极,喜欢喝茶。
但你知道他待客时候更是喜欢焚一炷香吗?
比如上次会见贝克汉姆时,也是在自己的办公室点起一支沉香,传统香文化和现代的电商结合在一起,斗室之间立刻有了融洽的氛围。
不止是马云,其实很多茶客老餮们都喜欢在喝茶时,点上一只香。
闻香品茗,自古就是文人雅集不可或缺的内容,明代万历年间的名士徐唯在《茗谭》中讲到:“焚香雅有逸韵,若无茗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量相为用,缺一不可。”
香和茶二者结合,共同构成高境界的生活美学。
焚香驱除秽气,属于气味疗法。民间在端午节挂香袋、戴艾蒿、斗百草,中医用植物熏蒸法疗疾病。特别是被称为“国老”的中药甘草的掺入,制出的香气味不烈不燥,香甜柔润。
黄庭坚还作《香之十德》细说香品的种种好处:“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品香是佳事,品茶亦然。香与茶吸收日月自然精华,深得自然秉性。人之好香、好茶是天性使然。
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在馨悦香气中调和心智灵性;品或淡或浓的香茗,清流从喉部顺势而下,流荡身心。嗅味比视听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香道与茶道的深度美学更是直达心窍,令人豁然开朗。
明代徐渤《茗谭》中提到:“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韵,若无名茶浮碗,终少一番胜缘。是故,茶、香两相为用,缺一不可,清福者能有几人?”
人的嗅味各有差异,对香与茶各有喜好。每一位品者也可以成为精致的创造者,独创属于自己的香茶绝配。
闻香是意境之美,香器则展现了香的具体之美。
除了为人熟知的香炉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香器:香炉、薰炉、香匙、香盘、薰笼、斗香……一缕香烟随风而逝,香炉却能捕捉其真味,氤氲在阔大的腹炉中。纷繁世界,静心品一炉馨香实在难得。
日本香器同样精良考究。
雅致的小香具与盘物是品香人玩味欣赏的爱物,如闻香炉、火取香炉,点火香具如香盘、香筷、香匙、银叶夹、羽扫等,切香工具如小刀、凿子、割香台等,林林总总,尽见工丽严谨,典雅别致。
品香室的布置也极为讲究。
室内不可有杂味,点香者要心静无杂念。简单的香几一把、椅子四座,香几上摆一套香道提盒,旁边放一个香盘,各种器物收纳摆放的井然有序。
泡了一壶上好的茶,将盛有金贵沉香灰的熏香炉端正摆好。香灰中挖小坑,填上木炭粉,点燃后用香灰把其覆盖,并将沉香片插入木炭粉中,盖好香炉盖。
行云流水般流畅的点香的过程之后,品香者便可入座,在满室馨香中沉心静气,体悟这种庄重肃穆继而心旷神怡的境地。
品香之余,呷一口茶。茶的精妙更不必多说。
从制作开始,胎土的选择、杯型的拿捏、釉药的施彩、士窑的烧结,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肌肤与杯沿的轻抚……把玩杯器,为品茗增添了别样的美感与趣味。
不论禅茶十二道、还是茶道仪式,都先以焚香表达茶人对茶圣、茶、茶器茶席的尊重与感念,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禅的感悟。
茶以口入身,身心同受,香以鼻入身,达身体经络。两者相伴,相得益彰之余又显得妙趣横生,符合于道,安养于心,“焚香啜茗”真是一种完美的契合。
先说檀香。
檀香较为清凉、禅静,老山檀香更有种浓郁的奶香,本来甘甜清香的绿茶,与之相遇就败下阵来,如同白开水一般没了滋味;若改用茶香适中的冻顶乌龙,就与檀香相得益彰了;清凉的檀香,配茶韵厚重、口感温暖的红茶温最佳。
再说沉香。
这种气韵沉稳、甜美的香,不似活泼张扬的少女,却好似成熟稳重的贵妇,举手投足间自带风韵。
沉香性热,生普洱性寒,正好互补。甘甜冷艳的生普洱,香气不浓,嗅味没有刺激的冲撞,仿佛置身于晒暖的石板;有着沧桑岁月的熟普洱也不错,微甜的沉香使熟普洱的口味更加甘润,各有千秋的精品成了绝配。
如果要说品香过程中的香与茶,那就要以品香为主,品茶为辅,不能过分渲染茶。
在选茶上应以绿茶为主,绿茶的清香最宜辅助品香,而发酵过重的红茶、黑茶、乌龙茶味道过重,有喧宾夺主之嫌,尽量不用。
无论选何种绿茶,均要以产区正宗,采摘得时,制作精良为上。可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峨眉竹叶青等大品种,亦可选一些地方性绿茶,但一定要味道纯正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