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品牌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与其从经销商的数量看茶企的知名度不如从消费者的数量去考量。因为经销商加盟一个茶企可能是为了囤货,而消费者则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普洱茶的销量与价格成反比,普洱茶的品质与价格成正比。消费者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茶叶,茶企也只能在这个需求中去寻找自己的利润空间。在发展消费者的过程中,许多茶企都奉行先用低价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再用品质高的产品留住消费者。但这仅仅是看起来很美好的假象,当茶企选择用低价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时候,实际上就给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企业打上了“廉价品”的标签,这对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打击。
事实证明这种“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做法并非长久之计,尤其是对那些出货量不多的小众品牌而言更是压力山大。所谓依靠着百元超低价格的古树茶换取更多的消费者,更被证明是饮鸩止渴。如今很多小茶企停产的状况告诉我们,低价争取市场,试图茶客后续消费来盈利并不现实。
100元一片的老班章与3000元一片的老班章在包装上并不能看出明显的区别,一个以100元的老班章来获取市场的茶企突然将一个新品卖到3000元的高价,作为消费者会怎么想?这3000元一片的茶是不是就是包装换了一下,这样一个茶企能否做出好茶?
这就是一个死胡同,茶企通过牺牲利润的方式来获取消费者,一旦开始转入正常产品轨道,消费者就会更换品牌。茶企要么改换商标,要么更换门庭。在2013年广州茶博会上,前来参展的小品牌数百家,到了2017年广州春季茶博会,这些小品牌至少消失了一半。在这背后就是低价扩充市场的失败。
追求性价比本没有错,但性价比绝不等同于低价,一旦放弃了品质,茶企是难以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