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里,天生我茶来到福安白云山东南麓坦洋村。《坦洋朱氏宗谱》(朱氏最早从江洋肇迁遂成开基祖,然后陆续有施氏从坂中长汀和胡氏从寿宁印潭老坑迁到这里定居)记述:最早“夫其乡原(名)竹坂里,号桂香。”又因村形如长块木板,别称“板洋”。“坦洋”村名最早见于乾隆廿七年(1762年)《福宁府志》。那时,一个200来户1000余人口的村庄,姓氏居然多达60多个。《坦洋安定胡氏宗谱·坦洋记》:“胡、施、黄、朱诸氏居之。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耕斯读斯,跄跄济济”。
来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形似长虹卧溪的古廊桥,廊桥边上竖立一块刻有“坦洋”二字的石板标记。
这座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先后历经三次重修的廊桥,奉祀真武大帝以镇水患,故称“真武廊桥”。过了真武桥不远,便进入坦洋村中。据清咸丰元年坦洋举人郭尚宾《桂香山记》记述:“……至坦洋,四山排闼,一水中流。鸡犬相闻,阛阓茂盛。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坦洋先民筚路蓝缕,在这里“以启山林”种茶和做茶买卖。茶的种植、加工、贸易,使坦洋“工兮商兮,攘攘熙熙”。清咸丰元年即1851年,坦洋茶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当地的菜茶与武夷红茶制作工艺相结合,研制成功了一款品质上乘、“有独特欧洲口味”的红茶,受到了西欧各国皇室贵族的青睐,这就是名噪世界的坦洋工夫红茶。光绪《福安县志·疆域》载:“坦洋市,邑北四十里,茶商多集于此。”“同治五年,坦洋又设茶税局,由省委员督办。”最隆盛时,坦洋一条街有36家茶行,雇工3000余人,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茶产区,亦争相仿效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交易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地区。1915年,“坦洋工夫”茶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质奖章,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名茶。在“坦洋工夫”香霏环宇、芳名远播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地、县的前称,而直书“中国坦洋”,便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
从巷道进入一条狭窄古弄,道旁高大的泥墙黄中透红,些许剥落。古弄两边的“坦洋工夫”古茶行虽然有些破旧,但却掩盖不住昔日的繁华。午后的阳光朗照四层土炮楼,触摸到三合土的沧桑,让人深深感到乡愁的温度。在清溪潺潺的流水声中,炮楼隔壁的妈祖庙,呈现一种强烈的视觉,成为坦洋村别样的历史元素。这座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于光绪二年(1876年)的天后宫,外形仿造福州台江福安会馆样式,为二进二天井五开间格局,是当时茶业繁荣时茶叶的税金所建。当地人告诉说,当年,坦洋人倚仗发达的水运将大批茶叶船运舶载,直通远洋,妈祖自然也成了坦洋人祈求水上平安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其妈祖神灵,直接从莆田湄州岛分香而来的,当年分香时,所到之处,一路迎祭,整整费时三个月;仰仗于妈祖娘娘的保佑,坦洋红茶才走出深山,飘洋过海,成就了一个百年茶庄。妈祖娘娘,就是坦洋茶商和他们家属最大的精神慰藉。引领我们参观的施先生说:坦洋茶村妈祖庙,在坦洋工夫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妈祖庙里面供奉着湄洲妈祖娘娘的金身,见证了坦洋工夫的兴起、兴盛到衰退、复兴的全过程,说明坦洋红茶早已融入海上茶路。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妈祖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最具威望的海上女神,在全球拥有3亿多信众以及6000多座为她所建的庙宇。
千百年来,经过沿海各地商人、劳工、船工及渔民的不断传播,目前全世界有33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妈祖庙,信众近3亿,妈祖也是凝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力量和精神支柱。千百年来,随着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延伸,妈祖信俗从沿海各地传播到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妈祖也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神”。
白云山下的妈祖庙则是另一大特色,已经成为坦洋历史名村的“文化地标”。在雕梁画栋的庙宇品味“汤汁红艳,鲜醇清甘,芳香四溢”的红茶,听坦洋人诉说“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耳边不时传来《千秋妈祖》的柔美歌声:“千年的颂歌,献给妈祖……慈仁哺育,圣心垂爱……日月光辉永远照临平安的海,天地有情永远铭记妈祖的爱!”
这是心灵的呼唤,更是人们对真、善、美孜孜不倦的追求。相信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必定给坦洋茶叶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让我们捧上心香,擦亮“茶庄妈祖庙”这块招牌,一定让“乡村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