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温暖华夏的一片树叶
普洱茶
茶叶自与中国人的身体结合之后,对中国人的身体起到的保健功效自不必说。汉末,佛教盛行,茶与中国文化第一次产生共鸣。自此,中国人便开始在茶中参禅悟道,俯察万象,审视自我。
一叶一菩提
1茶之形
茶,在成茶之前,就是一片树叶。类似于佛像,它在被雕琢之前,是一段木头,或是一堆泥土一样。因为人们有了佛心,把这堆泥土塑造成了佛像。茶也一样,这片树叶承载了华夏民族的茶心。茶叶最早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是佛教。茶能清心提神,帮助僧人坐禅修行。
中国人对这片树叶最早的向往,是认为它像一艘小船。人们都希望跟自己喜欢的人、敬仰的人在一起喝茶,中国俗语有句话叫“百年修得同船渡”,在一起喝茶,是多年修得的缘分,寓意“同舟共济,共饮一杯茶”。佛理说:一叶一菩提。一片茶叶里蕴藏着博大的菩提智慧。
 
清茶一盏清清白白
2茶之色
明代以前,也就是茶叶在被分类之前,只有一种茶,就是清茶(现在称为绿茶)。茶的颜色为青色,水的颜色为白色,融合在一起,寓意清清白白。这是中国人认为是最有傲骨,最有情怀的颜色,也是形容君子的美好品格。
茶一入世,便与君子结缘,二者内在真淳厚朴,外在中正平和。古代文人士大夫,桌案上都会摆着一杯清茶,以此反观自己:是否为人清白,为政清廉。这是中国人最早希望通过一杯茶,达到内心彼岸的一种诠释。
 
自清自省自觉开悟
3茶之香
茶香能明目醒脑,让人自清。在淡淡悠悠的,散发着大自然气息的茶香中,人们静下心来,回到最自然的状态,去看清自己。
茶香能自省,即用一杯茶香来熏陶自己,审视自己。问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我到底做什么?我要去哪里?我明天要做的事情,跟当下有什么关系?古代君子需“每日三省吾身”。人只有自清自省才能自觉,自觉方能悟道。
 
苦尽甘来方得气度
4茶之味
茶的味道中蕴含了中国人一种朴素思想的寄托,那就是“苦尽甘来”。茶入口会苦、涩,随后就有回甘。茶叶的苦尽甘来,诠释了华夏文明的一个真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如行者跋涉万水千山之后,方得“一览众山小”之淡定,如英雄历经世间苦难后,方得“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坦然。人们借茶的滋味,警醒自己:人要有茶的气度,愿意先去感受苦,才会等来甜。
 
微醺之态是为超脱
5茶之气
茶气,类似“韵味”、“能量”之说。茶气,通俗来讲,就是喝完茶给身体带来的反应。在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里提到“六碗通仙灵”,这是对茶气的最高褒奖。“通仙灵”就是茶给人带来的微醺的感觉,这是人在降低血糖之后的倦怠感,自在感。
宦海沉浮的苏东坡,爱琴诗书画,更爱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更多是把饮茶作为一种淡泊超脱的生活方式来追求。中国人借茶,可以放松自己,得到自在,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超然于世俗之外。
超越于口舌之欢,在当下这个物欲过剩、名利过剩的时代,茶已渐渐趋向人们的心灵诉求与民族文化诉求。谈论的话题已不仅仅是“茶好喝与否?”“昂贵与否?”或“是否有面子?”;而是“喝茶开心与否?”“幸福与否?”或“茶给心境、思想是否带来改变?”。
真正温暖华夏文明的是:茶给我们的精神带来的慰藉。茶能提升我们的人格,使我们的心灵超脱世俗,以致达到内心的彼岸,悟得“当下满足”的一种幸福境界。
 
作者:陈剑
日期:2023-11-2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