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先苦后甘,清淡宁静的秉性,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的思想吻合。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贴近生活;禅茶一味,意趣高雅。上至天子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文人墨客,商贾市井,不问雅俗皆有自己的茶趣。
中国的茶文化里不仅仅隐含了生活方式,更体现出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兼容并蓄,方中有圆。
讲究的时候,茶人不吝以最繁琐的步骤选水择器,温杯沏茶,细细品茶的人一定也是对生活不敷衍的人,雅则守礼仪悟道法,俗则经苦乐享淡泊,细品茶味人生。
不止品茶,制茶是修身养性,体现为人处世态度的过程。有时候一个环节要重复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茶人必须时时刻刻守在一旁观察茶叶的变化。在守候的过程中感受到心性的变化,浮躁的心慢慢柔和、细致,更能享受茶叶的淡泊与美好。
秋了,茶更香
经过夏季的酷热,到白露前后,茶树进入生长佳期。秋天天高气爽,雨水较少,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人们常说“春水秋香”,春茶滋味浓,回味久,而秋茶香气高,韵味长。
宋朝大诗人陆游,对秋茶亦是甚为喜爱的,写过些许诗歌记载秋茶。他写的“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入秋以后,秋茶雀跃的日子临近。在福建的留山村,等到秋意渐浓,温差大了,也就是最适合做红心茶的时候。当地的乌龙茶,因芽叶嫩红独树一帜,所以叫“红心茶”。到秋茶开始制作之前,茶人还会进祠堂祭祖,届时刚采下的鲜叶便是最重要的祭品。
恪守的不止是茶叶,更是人生
很多茶人,往往会为了一个信念去“钻牛角尖”,从此终生不悔。比如,坚持古法制茶的,探索前沿技术的,追求有机种植的,也正因为有他们这样“固执”的可爱,才有了各种风格迥异,带着鲜明个人特色的茶。
一生能只走一条路,是很幸运的事情,有时候面临过多的选择反而无所适从。慢慢地,原来的特色被社会同化了,原来的棱角被岁月磨平了,此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的气质,没有了想法,在一阵随波逐流之后,终于失去了原有属于自己的特性,与周围趋于一致,看不出任何差异。
那些能一直坚守初心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吧,比如埋首制茶,不问世事的潘氏茶人,用一颗平和柔软的心,去让茶在手中重生。
练戏剧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做茶又何尝不是呢。像摇青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潘延金先生说他学了五年才算入门。摇青的过程中,需要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往往要摇上数遍,耗时甚久,不难想象其中的枯燥。而且如此辛苦,其实也不是一个多么挣钱的营生。
据潘延金先生的儿子,留山堂第十八代传人潘灿同先生回忆,在他小时候,学费都是靠父亲制茶卖茶挣来的。有时候开学了,秋茶还没制好,不得不让老师通融几天,结果往往是班上最后一个交上学费的。
留山村里,几百年来潘氏族人世代制茶。但是最近几年来,外出经商的人也日渐增多。而潘延金先生,一直留在村子里制茶,将茶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甚至是为了保留品茶时感觉的敏锐,不沾烟酒。在村子里,说得上是有点另类了。
懂与不懂,差别在用心
茶友说自己不懂茶,可能只是不会用标准术语去系统地讲,其实茶好不好,味蕾、肠胃、包括心都知道。喝茶的最后目的不是说每个茶友最后都会走上制茶的道路,都要选择茶作为职业,而是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泡出一杯好茶。忠于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口感,能够跟茶叶沟通。
茶叶具有让人安静的能量,从科学分析的角度而言,是其中某些成分可以起到宁神安心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制茶、泡茶、饮茶的过程中,当我们慢慢地去尊重一些茶道规矩,让自己慢了下来,人一旦慢下来就可以心思清明,想明白很多事情,也更能体会茶的妙处。
一棵红心茶生长在天地之间,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完全吸收接纳时光和岁月的恩赐,那它同样也是可以与茶人交流的。
当茶人熟知茶的性格,认认真真将它打造出来,你认真地去冲泡,去品鉴,感觉得到茶树的年华,茶人的用心,这不是懂茶,是什么呢?
泡一壶茶,茶色有浓有淡;品一道茶,茶味有苦有甜,万法存乎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用心做好一件事,用心泡好一壶茶,因为茶里有你对待世界和时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