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野马自己的故事,有点小惊悚,本故事仅是个例,请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那是大约五年前的一个周六,当天野马一个人在家,泡了一壶熟普,准备品茗听音乐,放松紧张的神经,舒缓沉重的压力。
茶刚泡好,手机铃响,是老板的电话,根据指示,又连续几个工作电话打出去,处理了数单紧急事件,电话才算告一段落。
回头再看到茶壶的时候,发现已经过去了15分钟,这壶熟普是用接近100℃的开水倒入紫砂壶泡的,紫砂壶保温,而且时值端午前后,广州室温30℃左右,手触碰壶面感觉还是很烫。
这样泡了15分钟的茶,第一反应就是打了一个激灵,第二反应就是心想坏了,这茶还能喝吗?第三反应就是,反正泡也泡了,倒出来看看茶汤再说。
看着近似黑色如丝绸般的茶汤从壶中缓缓流入杯中,我的眼皮在那一瞬间抽搐了一下。
阳光照在从壶口流淌出的茶汤,仿佛镀上一层墨色的光晕,犹如黑天鹅般高贵、典雅,又如黑珍珠般黝黑乌亮、璀璨眩目。
由于习惯喝浓茶,我放的茶叶比普通人多一倍,120毫升的茶壶倒出来大概不到90毫升的茶汤。茶汤稠如牛奶,与平时的透明茶汤有天壤之别。
抿一口,哇,一首茶歌脱口而出: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只是几十元一斤的熟普,跟普通老百姓喝的没啥区别,仅仅因为泡多了十几分钟,立马飞上枝头变凤凰。
平庸与卓越的距离,有时候只差那么一点时间!90毫升茶,五分钟很快喝完。但,剧情就此反转。
10分钟后,还在回味之前的琼浆玉液,欣赏音乐的野马开始感觉到口干,接着心慌,头晕,心跳加速,出冷汗,手有点颤抖,轻微恶心,想吐但吐不出。
所有症状都很明显的显示,我,醉茶了!虽然说是醉茶,但人是清醒的,加上野马无敌的自制力,先吃两块饼干,再吃一颗糖果,等手脚有力后,冲了一杯蜜糖喝下去,不良状况消除。
前后也是差不多10分钟时间。从之前的人间到天堂,然后又从天堂掉入地狱,再从地狱回到人间。人生大起大跌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喝茶喝了几十年,居然碰上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醉茶。之所以会醉茶,主要还是忽略了茶的浓度过浓,导致肠胃不适。
关于浓度,专业定义是这样的: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叫做该溶液的浓度。那么茶的浓度就是单位茶溶液所含茶溶质的量叫做茶的浓度,是不是很拗口?
由于茶本身就是一种经过多重物理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其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又种类繁多,约占茶叶的30%-48%,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茶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等,它们构成了茶叶的品质和滋味,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茶叶茶汤的溶质。
一般来说,茶汤中可溶物释出的越多,茶汤就越浓,反之则越淡。
对于茶汤浓度,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将同一泡茶以各种水温、冲泡器材质、茶水比例泡出多杯汤样,让一百个人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杯茶汤,结果会是80%的人集中在20%的汤样中。
这20%的汤样就是我们所说的“标准浓度”。这20%的差异包括了个人口味上的差别与对各类茶普遍认知程度的不一致,当这批人都对茶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养后,差距会逐渐缩小。
以上所说的都是指对同一批茶的认定而言,不同类型的茶、不同质量的茶的比较是另外一个话题。
这里所说的“浓度”也只是指茶汤打击口腔的综合力度,没有深究到稠度、调和度、茶性等问题。
当然,作为普通茶客和茶爱好者,没有条件去做那么夸张的实验,也没那个必要,所以如果真要找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准浓度”,还是按照国际鉴定茶叶的标准来:
以3g的投茶量,冲泡150毫升的开水(茶为水量的2%),浸泡大约5~6分钟后得出的茶汤浓度。大家喝茶都可以围绕这个标准浓度来上下微调。
有人怕失眠,不敢喝浓茶,只喝淡茶,甚至从不喝茶。这是因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是把双刃剑,它能提神,使人精神振奋没有睡意,但该睡时不能入睡,就是失眠了。
但是咖啡碱含量却是因茶而异,不发酵茶(如绿茶),咖啡碱含量最高,半发酵茶(如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绿茶低,深度发酵的茶(如红茶、黑茶),咖啡碱含量最低。因此,怕失眠,就别喝绿茶,只喝发酵程度高的茶。
长期喝茶,引发的后果就是茶汤色越来越深,喝了白开水感觉没味道,一天不喝就像丢了啥东西一样。
如果说吸毒能够短暂的让人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那么喝茶就能让人短暂的不想要什么就不要什么。
茶越喝越浓,越喝越多,不喝就有抑郁消沉的感觉,喝了神清气爽乐观向上。不喝茶见到领导连招呼都不想打,喝了茶领导打我左脸我还会伸右脸给他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