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普洱茶“大师”,年届不惑,以蹭老茶喝出名。
起初,此君无论听到哪里有老茶喝,不待邀请,便欣然前往,软磨硬泡,非蹭一盏过喉不可,然后无论什么茶,先一番褒奖,赞不绝口。有人夸奖,主人固然高兴,遂留下名号,下次饮茶,便为座上客。
后来,邀请其喝茶者越来越多,其间不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之茶,此君品过之后,照旧褒奖一番,称赞一番。他称赞茶品有个特点,就是只说自己感觉怎样怎样,一律不涉及历史、茶山之类,茶叶主人即便想揭穿,也无从下手,因为他只说自己的感受。
普洱茶市场一天天变得烫手,此君也一天天受到重视,夸张的时候,每天竟有7、8次邀请,邀请者一律以老茶作为诱饵,他也不拒绝,不管什么茶,总是先喝后赞。有茶商开始使用他的话卖茶,向客人推荐茶叶时,总说:某某大师说此茶如何如何,某某大师对此茶赞不绝口,之类。
普洱茶市场突然之间又变得冰冷,喝老茶的活动一天天少了下来,此君受到的邀请也一天天少了下来。现在,他基本不喝普洱茶了,问他喝什么,他一般会说,普洱茶算什么,能和黑茶比么?(普洱茶形式急转直下,很多人预测黑茶将会是下一个炒作的对象。)
这便是普洱茶大师之一类。别的不说,我认识的这位,长此以往,不成大师都难。有一次我问他,何以不管喝什么茶,他都总是褒奖一番?答之,茶之所以为茶,并非茶本身,而是茶之外。我听得糊涂,他又说:我喝茶,其实是口中无茶,心中也无茶。那有什么呢?答曰:心中有人耳!
我还认识一位普洱茶顶尖高手,当然也是大师级人物,年不过三十,以辨茶山之味出名,领相关行业协会品茶大师称号。有一次,幸与其相遇于一个品茶会,茶会上所品之茶,十余种之多,来自云南各地,多以著名山头之茶为主。此君似真有本事,所有茶品皆一一道出茶叶所属茶山,与会者目瞪口呆,此君一品成名,从此名满普洱茶界。如今,这位大师已经很少人提起,他起来很快,下去也很快。追其原因,原来那晚在品茶之前,此君已经暗设埋伏,就像刘谦魔术一样,设置了机关,只是我等看不出来而已。
后来,这类大师层出不穷,出得多了,也就没有太多人关注了。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大师之外,还有一种大师,他们以专业闻名。所谓专业,并非科班所说的专业,而是自悟的一套理论,反正别人没有研究过,只要一研究,甭管结果如何,皆成大师!
在普洱茶界,有这么几类大师,是日常所见的。
一、普洱茶收藏大师。所谓的湿仓、干仓的标准和理论,便是这些大师们完成的,他们的理论,更多的时候,属于玄学的范畴,因为太神秘,领悟之人就少。
二、普洱茶生产大师。此类大师,多是以前国营茶厂的技术人员或者领导,在国营茶厂纷纷改制后,另起炉灶,被炒茶者奉为大师者有之,自己封自己大师者有之。
三、普洱茶策划大师。这类大师,最不靠谱,他们东游西逛,推销各种营销理论,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多半憨厚老实,没怎么见过世面,所以他们就游刃有余。
四、普洱茶理论大师。这类大师,多著书立说,宣传普洱茶健康功效,普洱茶之所以成为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很大程度上是借他们的手来完成的。
五、普洱茶文化大师。这类大师,多以茶马古道为研究主体,然后找企业赞助。
还有很多方面的普洱茶大师,不知道应该归在什么类别上,比如说有一位大师,因为祖先是大师,所以自己也号称普洱茶大师,说他是制造的大师吧,其不会生产,说他是文化的大师吧,其不懂何为文化,没法,只能说是遗传大师了。
其实,我并非要讽刺这些大师,因为客观的说,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至少,在传播普洱茶这三个字上,他们的功劳是别人不可取代的。
但是,这些大师传播的普洱茶知识,是需要辩证看的。如今,普洱茶泡沫破了,大师们也归于沉寂。在神话普洱的时代,他们是制造神话的积极分子,在科学普洱的时代,消费者才是普洱茶的“大师”。
所以,在神话普洱的时代,企业家只要听听大师的意见,便能在普洱江湖上一展身手,而如今,科学普洱的时代已经到来,听大师的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怕是要听听消费者怎么说,他们需要什么!
说完了大师,我们再来看看普洱茶的专家。
普洱茶是一个新兴事物,虽然其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发展,是近七、八年的事情,并且,是时隔近一个世纪后,普洱茶又重新回到了高端,成为名重天下的茶品。回顾这段历史,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普洱茶是上不得台面的茶品,是一个非常低端的,一般人不愿意喝的茶品。这样的一个产品,要不是时来运转,与今天普通大众对健康的要求一致,恐怕没有几个学者会真正关心其存在与否,更别说成为普洱茶的专家了。在我们能找到的关于普洱茶健康功能试验的材料中,多来自国外,而国内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这也说明了不仅消费者不关心,学术界也不太关心。
普洱茶的专家毕竟还是有的,做学术研究的专家也还是有的。
行业的发展需要听专家的意见,企业的发展有时也会请专家出谋划策。
我听说一件有关专家给企业出谋划策的故事,不知真假。
某企业要生产普洱茶饮料,所以请来一班专家,对其所配的普洱茶饮料出谋划策,结果专家一致认定,这种普洱茶饮料还原了普洱茶的真实口感,是非常不错的产品。结果投放市场后,消费者对这种饮料敬而远之。究其原因,口感生涩难喝!
我认为,普洱茶的专家应该把精力放在普洱茶真实性、科学性的研究上,对于市场,还是交给策划和营销公司,或者直接请教消费者,可能来得更为实在。
如果专家们不去给企业指点江山,他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产业发展壮大呢?我们来看看,普洱茶行业有哪些方面需要专家去解决——
一、功效研究。
二、储存方法。
三、种植采收。
四、生产工艺。
五、产品创新。
过去,我们把“大师”看成是专家,因为真正做研究的专家,被“大师”们的名声所掩盖。今天,“大师”逐渐退出市场,专家们可以安心工作了。
我认为,普洱茶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是以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的,这些成果越多,普洱茶市场越有希望做大。
所以,普洱茶需要专家,非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