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中国茶文化的世界性
普洱茶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从前2700多年开始中国人便开始饮茶,茶在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诸子百家,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中国人饮茶讲究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和人格上的洗礼。几千年来,以茶为载体,产生了大量的茶语、茶经、茶谱等文化作品,而我们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传播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使它融入到各个时期,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统一的产物,属于“中介文化”。在中国古代,茶叶可以作为皇家贡品,权贵人家把它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佛教把茶作为专用滋补品,而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也有“茶,人家不可一日无”之说。 
茶文化具有安宁、高雅、深沉的特性,这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嗅出茶的气息,茶文化不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浓缩,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中国茶文化在西方的发展和传播 
(一)中国茶文化发展传播的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文化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在这次的交流过程中,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一方面,他们处于传教的目的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翻译并引入中国,使中国的王公贵族们获得了对西方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书信往来把中国的文化理念介绍到西方,这也致使当时欧洲出现了一种“中国热”的现象。以利玛窦为首的欧洲传教士大都博学多才,他们学习中文,身穿“儒服”,利玛窦所写的文章和书籍已经开始讲中西思想文化相融合,试图将自己所传教义建立在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核心之上,而在他之后的很多传教士也纷纷效仿。
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在和平的方式下进行,东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各自社会的发展中都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中作用。     
传教士将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欧洲的同时,随着海路的畅通和中西方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欧洲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量带入欧洲,而欧洲人也被这种东方情调深深吸引。也因而在17、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开始热衷于中国趣味。 
(二)中国茶文化传入西方 
明清时期,朝廷在沿海的一些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包括茶叶贸易,准许外商购买茶叶运回自己的国家。特别是在明朝时期,政府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右边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使茶叶输出大量增加。在这期间,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从这些地区转运中国茶叶,并在本国上层社会推广饮茶。到19世纪,我国的茶叶几乎遍及全球,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到268万担。而西方各国语言中的“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文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我国的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者:佚名
日期:2023-11-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