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喝普洱茶,因为普洱比较养胃和减肥。但是对于刚开始学普洱茶的朋友,很多普洱茶的概念、常识、术语都不懂。特为大家整理出普洱茶的六大常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普洱茶。
常识一:普洱熟茶是黑茶
根据工艺来分类的话普洱熟茶是黑茶。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判断黑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后发酵”即是将己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熟普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因此,一般将熟普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
常识二:普洱生茶不会慢慢转化成熟茶
“生茶几年能转成熟茶?”“生转熟”这一概念在坊间流传已久。其实真相是:生普洱茶怎么存都不会变成普洱熟茶。生茶存久了,只会变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而制成,老生茶和熟茶他们只是在性质上有了一些重合点:不苦涩,汤色红浓。但时间并不能替代工艺,就好像大米放旧了只会变成陈米,而永远不会变成大米饭。
常识三:普洱饼茶为什么又叫七子饼?
一饼357克的重量是怎么确立的呢?旧时,清政府规定“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按当时的重量计算,1饼普洱茶357克,7饼普洱饼茶为1筒,1筒就有约2.5公斤,而12筒为一件,一件约30公斤。帮运输时一匹马驮2件,就刚好60公斤,无论是按量交税还是交易都非常方便,因而沿用到了现在。还有另一个说法:当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配合出口每件30公斤的普洱茶,每件按国际惯例包装为一件12筒,每筒7饼,每饼就是357克。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称普洱茶为“七子饼茶”,七子饼茶的称谓也随之被传承。
常识四:在家里应该如何存放普洱茶
普洱茶的存放并不难,需注意避光和透气,还有适宜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像家里的干燥柜子,有条件的还可以放在专门的紫砂缸或瓷罐、锡罐中。不过存放前要检查外包装符不符合存放标准,比如包装严不严密、是否是塑料包装(塑料包装不利于普洱茶的存放)等情况。如果不符合仓储条件的需要重新包装,此外,要隔绝有异味的物品,防止茶叶“吸味”。
常识五:普洱茶会变质吗?
专家研究发现,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可以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氧化作用,茶性变得温和、无刺激,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常识六:不是所有古树茶都好喝
古树茶真的那么神?一定就好喝?我觉得未必。就香气来说,普洱茶可以分为品种香、水土香和工艺香。古树茶的品种多是传统款,农业科技总在进步,后面培育的品种也不差。如果有些树种天生不好喝,即使在森林里生长几千年,也变不了滋味。从茶树生长的水土小环境来说,确实是一山一味甚至一山数味,但口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古树茶只是指树龄,其生长环境固然相对生态,但不是说水土一定就比台地茶强。剩下的工艺香才是“关键技术”,也就是说,你买的是古树料,但加工工艺不对,甚至人工做了手脚,如用绿茶化的做法高温提香,结果就悲催了。有人认为普洱茶的工艺都差不多,主要看料,这就低估了工艺的重要性——要知道同样的茶,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