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是否致癌的争议又被推上风口浪尖,它就像农残、香精、色素一样,时不时被拎出来与茶叶绑一起作为话题呈现在我们眼前,而这次的纷争似乎比过去更为激烈些,据闻当地茶协准备起诉质疑普洱的方舟子,索赔600万并公开道歉。
这事造成影响挺大,双方对事情的辩论并没有因此越辨越明, 随之而来引发的其他争议却不断出现,除此以外,作为终端消费的茶客,到头来还是不知道普洱茶到底该不该喝?谁的话更可信?。那边喝茶如何识香识味、如何冲泡还妹有整明白,这边又要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安静做个普通茶客也挺不容易呵。
想到曾经同样是话题不断的铁观音,过了这么多年,现在跟人聊到铁观音,基本都说不喝或少喝了,因为怕传闻中的农残、怕加香精。涉及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宁可信其有,这无可厚非,谁都惜命,铁观音不能喝,大不了不喝,还有其他茶可代替。如今在普洱身上出现类似风波,影响是肯定的,但我觉得也不全是坏事,至少通过这次事件,有更多人关注到它,对行业自身来说也是一次规范的机会。
私以为事情既然出了,首先应考虑到的是消费者,不要忘了茶叶最终要在市场流通销售被大家所品饮,你看人家海底捞出问题后就第一时间出来坦诚面对用户。这次“普洱茶是否致癌”的争议中,为什么就不能客观承认湿仓茶的确存在市场呢,还可以借此给大家重新科普正确的选茶、购茶、存茶知识,茶客们喝茶关注的可不仅仅是好喝,还要喝得放心。行业协会急着辟谣、起诉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个好的处理方式,今天出来一个方舟子,可能明天保不齐还会有不同的“方舟子”出现,难不成来一个,起诉一个?群众的心情也要照顾到啊。
接触的喝茶人多了,越发觉得一个普通茶客要在喝茶学茶这条路走得顺畅,真的很艰难。做茶卖茶的很门槛很低,谁都能进来开店卖茶,这就导致茶商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啥都不懂就进山收茶,被不良茶农牵着走,回去再把所知的传播给他们客人,见过一个转行做茶开店还不到半年的妹子,就已经敢在圈子里开课给别人讲茶做培训了;还有些是有意误导茶客的,一切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如果刚开始就被带偏,要再掰回来就难了。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困境,都在稀里糊涂地喝。
很多人喜欢把酒跟茶做对比,但酒跟茶最大的区别在于,酒出厂后,直接倒出来就可以喝了,茶还得自己动手冲泡,同样的茶,不同人泡,会有不同的味道,就这一个环节,喝茶的门槛显而易见,更别提背后的工艺以及如何判断好坏。“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未免有些偏颇,评价一款茶还是应该客观地去评,但茶作为一种日常饮品,要求消费者掌握各种知识显然不现实,茶商们卖茶如果能把茶讲清楚一点,我想茶客品饮过程也会相对直观简单些,而不是搞那些神神叨叨的一套。
茶行业浮躁,茶客跟着浮躁,追求大师,追求山场,陷入了怪圈。什么时候喝茶没有各种概念,回归到平实的属性,一杯好茶从无农药开始,干净是底线,茶本拿来喝,不是拿来炒作的,只有这样那才是让茶与我们生活真正的贴近。
面对当下的纷纷扰扰,理性点喝茶,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