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看到在有着明媚阳光的森林,干净空气和溪流,鲜花次第开放,鸟雀栖树而鸣,云雾绕山飘拽。”
这是我曾听过的对茶香描写最动人的语言。
味道是一种很“私人”的感受,好比同一道菜到不同人口中,层次感大不相同,每个人感觉的精细程度并不相同。
有人不爱咖啡,有人排斥香料,有人拒绝花朵……但我很少听到有人不喜欢茶香。
以茶为香,鼻息间氤氲的茶香难以复制。
如果能有一场旅行,为的就是喝遍世间好茶,岂不绝妙?
今天我们就替你找到了5处最美秘境,探访顶级茶场,在丛山茶境品茗聊茶。
高山茶树间的世外桃源
云南
寻找千年古寨中的那一缕茶香
很多人去过云南无数遍,住过大理洱海边的民宿,进过丽江喧嚣的酒吧,路过遗失的秘境村落,却没有在高山茶树间静下心寻找过那一杯茶。
景迈山,它在彩云之南的最南端,到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片被神秘的热带雨林覆盖,满是多民族村寨文化的土地,茶树漫山遍野,云海气势磅礴。
干栏式的木楼散落在山间,古茶树与森林共生,采茶姑娘在茶园中忙碌,这里不是桃源胜似桃源。
而如雷贯耳的普洱茶正是产自此地。
景迈山的茶树都在天然林下种植,以古老的种植方式保留着景迈山古树茶丰富多样的气味、口味和口感变化。这里和其他茶园还有很多不同,景迈山古茶园的茶树全部同山上的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
而这样的茶叶,采摘就更难了,在古茶园里,百分之六十的老树茶是需要攀爬才可采摘到的。
尝过云南普洱的都知道,香是其最大的优点。
而且普洱茶中景迈山的香气是普洱茶香气中的最高境界,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兰花香韵,非其他茶山能比。
最重要的是杯底留香,山野之气强烈,杯底香强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如果能静静地坐在景迈山的寨子里坐看云卷云舒,泡一壶茶,等一段缘,那幸福难以描述……
古寺里的茶道文化
日本
领悟茶汤中的唯美信仰
在日本体验一次茶道,往往是很多人旅行清单上的必做选项。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人爱茶的热情并不亚于中国人,日本的茶叶以绿茶为主,虽然品种繁多,但是顶级绿茶可不多,其中“玉露”是最为珍贵的品种。据说一百棵茶树里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来生产玉露,可见对茶树要求之高。
作为茶叶中的顶尖极品,它在手工采摘前20天,就必须保持90%遮荫,以保留最高浓度的茶氨酸,令茶叶口感更甜更醇和。
星野村在日本被称为最美丽的村落,得名于旁边的星野川。当地人对他们那里清新的空气和清澈的水源十分自豪,在如此干净唯美的地方,出产的茶叶是全日本最为高级的蒸青——星野玉露。
传统的玉露采收从杀青到干燥都是纯手工的,所以玉露茶一年只采收一次。来日本旅行,要是能正巧遇上一场玉露的采摘,那么你的旅程价值立马翻倍~
神秘奇异的寻茶之旅
印度
体验喜马拉雅山麓的异域风情
印度从来都是混乱、危险的代名词,但也有着最灿烂的文明和超惊艳的风景。
无数人抱怨这里,害怕这里,却依旧不断地来这里探访、朝圣。这一次,你可以不去恒河,不去德里,只去大吉岭,探寻这个神秘多彩的红茶王国,品尝全世界最棒的红茶。
有人说,大吉岭红茶,是世界“红茶之王”,是“红茶中的香槟”,味道和芬芳都极其出众。
作为三大红茶名产地之首,大吉岭——这个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麓旁的高地,汇聚着87家茶园,供应着全球最优质的红茶。
小镇上,几乎每50米就会有一家卖茶叶的小铺子,柜台上玲琅满目地陈列着来自不同茶园的红茶小样,货架上是用再朴素不过的外衣包裹着的一份份散装红茶。让人恨不得把每一种都带回去尝个遍!
其实大吉岭红茶并非印度土生土长的茶种,它最早源自中国,后来由英国人引入印度。但因为大吉岭独一无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培育出了“进阶版”的茶叶,并刻上了深深的“大吉岭”的烙印。
印度的红茶根据采摘季节的不同,严格地分为春茶 (First Flush)、夏茶 (Second Flush)和秋茶 (Autumnal)。嫩芽居多的春茶,口味温和清新;成熟饱满的夏茶,是三季中的上品,带着馥郁的麝香葡萄味;而秋季的大吉岭红茶则更加成熟,口味更强烈,拥有浓厚的花果香。
在穿越印度奇妙色彩的同时,去收一批最新鲜的红茶吧~
闯入烟雾缭绕的秘境
太姥山
找回白茶最悠远的记忆
锦绣山水蕴好茶,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自古就是好茶的发源地,山头上连绵不绝的翠绿茶园,美得让人魂牵梦萦。
在这里,藏着中国最古朴的魂灵。在这里,流淌着中国白茶最悠远的记忆。
福鼎白茶之所以能独成一脉,正是因为太姥山独特的环境。太姥山植被茂盛,常年云雾缭绕,茶、树、屋每天都缭绕在茫茫的雾气中,雾芽吸尽香龙脂,怎能不成为传奇?
白毫银针的产量极低,每年清明节之前半个月,海拔917米的太姥山方家山村畲寨的村民们才开始采摘,到清明前几天就停采了,基本一年只采10来天,有时候天气不好,采摘白毫银针的时间还更短。
而且采摘这白毫银针,非常有技术含量。白毫银针,采的是白茶的芽头。只有白茶的芽,才能密布白毫,形尖似针,远远看去仿若银针。
自古相传下来的采茶规矩,有十不采: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在这十不原则下,符合标准的白毫银针,又少了一批。
只有处于质量金字塔顶端的那一批芽头,才能最终成为我们茶碗里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从外形上看纤细挺直,形如松针一般,茶身布满白色的茸毛。
初尝白毫银针,闻香品味,总觉得它“欲说未说”,但当你们成了老相识,越聊越发现有“太多可说”。真正懂得它的茶客则不发一句牢骚,点上一盏,静待其缓缓陈说。白毫银针来历久,和人的情分久,滋味久,让人等的也久。
不过,无论是太姥山的风光,还是白毫银针的香醇,总会告诉你一切都值得久等。
穿越时空的斗茶大会
武夷山
拾起失传多年的古茶遗风
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这里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的绚丽美景;
她也是中国江南著名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9.2%,拥有林业用地318.2万亩,珍稀树种50余种;
她还是中国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特殊的丹霞地貌造就了这一片特色茶园,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这里就是福建的武夷山,自唐代福建有了茶叶生产以来,武夷山就一直都是全国瞩目的茶产地,而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
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写诗赞美武夷茶说:“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自古以来,武夷山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
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品评福建乌龙茶,也叫斗茶,这是从宋代一直演变流传下来的一种茶会形式。虽然古人斗茶的大部分技法已难觅踪影,可这遗风依旧值得延续。有时茶客们还会奏起古乐。心随弦动,古乐空灵,茶香袅袅。
每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
好的乌龙茶,对于过去只喝绿茶或对茶只具备基础性了解的人来说,“杀伤力”是巨大的,那些说不上来的花香和若隐若现的果香,与茶汤浑然一体,很抓人。这种香气是紧紧贴在舌头上的,也就是口腔之中;稍等片刻,香气就能渲染整个口腔。
于武夷的幽谷溪水间品一杯乌龙茶,你一定会立马感受到武夷茶韵的岩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