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营、料理、约束也。
“茶汤”一词,由来已久,熟为人知始于宋代,出处为《禅院清规》中的“赴茶汤”。意思形同我们今天而言的“寺院茶会”。然,妙则妙在不是用“赴茶会”之述,而用了“赴茶汤”,可见在寺院茶会中的主观意识形态,应是“茶汤”颇重。
对于“茶汤”品质的重视,由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的一碗煮茶汤、宋徽宗赵佶《茶论》中的一盏点茶汤再到明代,讲究极致……选水、煮水、茶器、行茶法均有详尽的记载。
我们茶人的经典著作《茶经》中,陆羽的一杯茶汤管理,从“炙茶”“用火”“择水”“煮水”“煮茶”“分茶”,无一不是严谨的规制与管理。(见《茶经》“五之煮”)。想来我们见于的《茶经》上对于“茶汤”的文字描述,字字的背后皆是茶圣陆羽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方有了如此详尽美妙的文字呈现。
茶,行走到今天,中国六大茶类,几千个品种,如何泡好一道茶,管理好一道茶汤,更为重要。在冷雪看来,一道优秀的茶汤,必是技法、艺法和心法的圆融,缺一不可,这种圆融,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叠进的过程。
首先是要了懂六大茶类最基本的生命特征,包括茶的生长环境、属性、级别、性情等等。这个过程已是漫长且无所停止,中国的茶品繁多,有共同性,更多的则是不同性,单单一个“乌龙茶”,便有了四个大产区的分布。继而在了懂的基础上,再顺茶性、年份、季节的不同选择其适宜的茶器,衡量水温和行茶之法的不同。所有的一切皆以茶为中心去考量,包括司茶人在内,皆是依茶而为……
茶席是茶的生命舞台,司茶人应是茶无话不言的知己朋友,行茶的过程是一个愉悦而又严谨的过程。初入者,一定先是手法、技法的学习和训练,我对于学员的要求,第一堂课先练习“注水”,看似简单的动作,训练的是安、静、定。只有让心稳妥了,方能有和谐性和稳定性,包括入水点的方向控制和水流的急缓均匀把握,一丝一毫不容懈怠,皆是功夫。
同样的茶品,同样的投茶量、同样的茶器和水温,不同的人来冲泡,茶汤会很大的差别。所以泡茶三要素不仅仅是“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那么简单。泡茶时身体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在手、手腕还是臂部,出来的茶汤都会有很明显的差别。
与茶相伴十数年,冷雪的体会,技法的训练的稳定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三年还是每天的拿起与放下,不同茶类的认知与冲泡。
艺法,又多了对司茶人规范、修为的要求。艺,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腹中有书气自华”,“茶艺之法”应是茶人修养的自我流露,以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去展现,规整且优雅。在一道茶的过程中,行云流水般的与茶、器、水的交融,诠释好一道茶汤,给人与美雅清静的感受。
茶汤管理之“心法”,是在初学茶时,便需有的意识,“心法”之法,各人各异,在学习与茶事中不断地提高认知,日日皆有变化。故,我在学员的课程中,第一课必是与内心相关的课程。而后,我们所经历的每一道茶则是一个放下自我、表达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
茶汤管理的过程分层较多,细分下来,包含了“水的管理”“器的管理”“席的管理”“不同茶类之管理”……
行茶,无数次拿起与放下,心无外物,专注一事。规制管理,不是约束别人,而是约束自我,自律、精进、适度、规矩、包容……
茶人是不断放空的过程,空,方可融入茶的滋味深处,承接茶的丰盛。一片自然天地的纯净之叶,置于我的面前,冷雪自是不敢懈怠,唯以敬畏之心入席,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