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那些被普洱茶“拯救”的茶
普洱茶
制茶和做人一样,也是需择其善者而从之,但是在学习借鉴的过程当中,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丢掉。红茶的香甜、绿茶的鲜爽、乌龙的清香,每个茶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样茶的世界才美好,但是现在市场上却出现了很多莫名奇妙地茶,不同茶类之间的概念乱串,制作方法雷同,宣传思路僵化。茶界需要创新,但是应该基于消费市场、消费习惯的创新,而不是空造概念,或者一味的模仿。
普洱茶火起来,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越陈越香”。得益于云南大叶种茶丰富的内含物质以及优越的生长环境,以及晒青的初制工艺,普洱茶确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越陈越香”。但也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越陈越香”。于是茶的市场上就衍生出“越陈越贵”的概念,所有的茶都在讲老,在讲陈,越老越值钱。今天我出20年的老红,明天我出60年的老铁,后天我出100年的老绿,不管实际老不老,还是要充自己是有点年份。喝红酒的只喝82年的拉菲,那我们这些喝茶的怎么也得喝超过82年的老茶,而且这些老茶,都要经历过 “丁丁历险记”,才弥足珍贵。茶,如果我们在饮料的范畴里面来讨论的话,应该是以品饮价值为主,而不是看它的岁数。倚老卖老在汉语的表达中是一个贬义词。那些老红老绿老白们,那是应该摆在博物馆,而不是茶桌。
 
普洱茶,因为早期作为边销茶,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在生产过程中改进成了传统的饼、砖、坨的形制,当然这些制形也用在黑茶兄弟里,但至少目前的六大茶类里是一家。随着普洱茶的火热,红茶开始压饼、白茶开始压饼,以后绿、黄、青也是要跟上?是不是大家都觉得“块”点好看?红茶保持自己金毫满披的优雅外貌不好吗?白茶保持自己自由自在的形状不好吗?非得跟普洱茶长得一样,满眼都是饼、砖、坨,这样不好。
 
被普洱茶拯救的还有一块“皮”——陈皮,当然它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茶”。当最富有天赋的制茶人,将熟茶塞在一块陈皮的时候,它们的结合,成了全民热捧的网红。以前只能在菜里、药里看见的陈皮,竟然变得满大街都是。还起了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小青柑。哦,我的小心肝。只是陈皮的世界还在纠结是晒的好,还是低温烘干的好,还在纠结是有白霜的好还是没有白霜的好?出了天马、新会的,那都不能叫做爱情,不对,不能叫做小青柑。随着陈皮普洱的火热,陈皮成了大家金皮,熟茶往里一装就升级了,也对,都是网红。网红好不好?古旧审美的我,实在欣赏不来这种美。当然这里好像也不能讲“拯救”,应该讲相互成全。
可能读到这里的朋友可能会在心里暗自骂道:你这个就明显的普洱茶中心主义。觉得作为世界茶源的茶农的我,肯定喜欢普洱茶多一点,但是也不是唯普洱是尊。希望还是看到更多是绿茶的绿茶,是红茶的红茶,是白茶的白茶,不要大家都一模一样,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共性,是个性呀!
作者:找茶
日期:2023-12-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