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爱上中国茶 铭记怡人香
普洱茶
鲁迅先生曾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论好茶,中国有普洱、铁观音、乌龙茶、大红袍等丰富品类;论品茶,喝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其历史追溯久远。中国茶文化底蕴丰厚,但我国茶企品牌蜚声国际者寥寥,发展之路也不那么尽如人意。近年来,“七万家中国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的说法甚嚣尘上,中国茶产业要想独辟蹊径走出自身的品牌发展之路远没那么容易,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茶企品牌发展走向,《中国品牌》记者采访了中国茶文化产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如良。
 
《中国品牌》:中国茶文化产业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4月,请您谈一下其成立的初衷及背景?
王如良:我们常说,东方的一片树叶,西方的一粒葡萄果。茶文化是我国的核心文化之一,从民族性格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一斑,茶作为必需品,是礼仪也是道场,其涵盖意义非常深远,但茶行业的协会还是比较少,过去主要是茶叶流通协会,范围主要涉及流通方面,茶行业从种植到生产,从营销、文化塑造到国际化,是一个特别大的体系,而中茶委的成立可与之很好地互通有无,共促茶产业向好发展。如今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推进,中国茶文化一定是要走向世界的。在这样大背景下,成立中茶委是一件“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好事情,所以大家一拍即合,向文化部提交申请,成立中国茶文化委员会,随后很顺利地批了下来。
 
《中国品牌》: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品牌塑造方面还比较弱,有观点称,中国茶产业发展处于 “七万家中国茶企敌不过一家立顿”的尴尬境地,您觉得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哪里?
王如良:我国茶品质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敌不过立顿的说法,这其中最关键一点是当初我国茶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集约化的茶园,规模也比较散。没有注重品牌方面的塑造,即使有品牌也是地域品牌,不是企业品牌,也不是行业品牌,这就导致茶产业的发展非常受局限,销量是很受影响,加起来也只是整个茶市场的一个零头,所以大部分茶企只是卖初级农产品。不过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但中国茶产业要实现良好发展,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绝非一日之功。
 
《中国品牌》:现在很多茶企在寻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时下小罐茶大热,有人说小罐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未来,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如良:我个人认为,抛却简单的品饮,小罐茶礼品化,作为品牌来塑造是很好的方向,提升包装、文创,提升其档次和品位,这点我是非常赞成的,小罐茶做了一件比较好的尝试,但也有很多问题存在。
第一,价格定位有点过高,从长久发展而言,一盒茶一两多,售价在1000元左右,这样高的价位只有少部分高消费群体能买得起,比如一些大企业领导待客使用,长期来看,盈利的话还是比较难的;第二,小罐茶的茶叶包装对于有些茶叶并不适合,比如普洱茶和白茶,可能需要更多地跟空气接触,需要后期转化,这只能是及时消费,储存的功能减弱了,而很多茶类是储存时间越久品质越好的。第三,从文创角度来讲,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因为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形成一个多产业融合,这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但至于小罐茶能做多大、发展多久,还是值得商榷的。
 
《中国品牌》:中国茶企发展应如何树立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王如良:我国茶叶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产业链也很长,现在我们知道的很多茶品牌都是流通品牌,不是茶本身的品牌,目前上市的企业,流通品牌倒是有几家,如天福茗茶、八马茶业等上市企业。茶叶品牌的塑造,各有各的办法,但总体来讲,首先是要定义好自己的消费人群,研发出好茶品,要有大的销量。其次,要有能体现自身文化的包装,把体现茶企自身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以此提高茶叶的品牌认知度。再次,引进资本,对于加快茶企发展,提高其品牌影响力有很大助益。
 
《中国品牌》:中国茶企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来吸引资本?
王如良:首先,要有比较优质的茶山,有机和好的环境;其次,要塑造优质,有辨识度的产品;最后,要更多地从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方向发力。比如在生产环节,可以通过众筹、认养茶树、茶山、茶旅游等一系列的方式带动,把前端资源开发出来,这样有助于吸引资本的注入。比如企业有很多储存的茶,就可以向资本证券化方向发力,或者在营销环节,采取供应链金融、流水贷等一系列的方式,同时中茶委也在尽可能通过协会的优势,更好地了解茶企和茶商的需求,以此来对接资本。
 
《中国品牌》:中国很多老字号茶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创新性茶企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做大做强?
王如良:第一,在文创方面,可以结合日、韩等国家的文创经验,这就需要系列化来做,这方面我们也在跟别的国家合作。既要清新化,又要有文化色彩;既要成本低廉,又要节省资源,包装要可降解、保护环境。如果这方面做好了,那么茶企发展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现在只能是品过方知好坏,如何保证产品统一化是茶企发展需关注的重要维度,比如统一包装、统一品质,精益求精的做好。这是引领茶叶发展大的引擎,不品牌化是难以长久发展的。
 
第二,互联网化方面,我们争取做一个茶行业规范的电商平台,这个平台不像酒类平台集中度高,但难度大也要做,也可以逐步从垂直化角度着手。
第三,金融环节,可以打造茶叶的交易指数,没有一个成型的定价机制和交易指数很难实现品牌化、大宗化,比如每天动态地来发布价格指数,让消费者敢于去买,且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品质,有助于消费者有一个非常明晰的标准。这个指数可能会有一定波动,这是因为要根据当年的产量、品质来抽样、评估。还有一部分可实现多元化,比如拍卖或收藏,这样茶行业可以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和文化的溢价。当然我们也会助力一些好的茶企上市,在融资方面可以帮助茶企、茶商们对接更多的资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展。
 
第四,储存方面,茶叶是消耗品,甚至可以说是巨额的消耗品,储存起来之后,可以作为“一带一路”的货币,人民币不是不可以流通,只是容易引起别国的抵触情绪,拿孔子学院来讲甚是,因为这相当于是政治输出、价值观输出。但茶叶大家都喜欢喝,“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没有不喜欢喝茶的,尤其是中东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茶叶的输出,既能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同时也能输出中国的茶文化。
第五,茶叶应向时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比如打成超细粉,也可以提纯出来,把茶叶中有益的物质入药、入食品,茶叶用在食品领域会有百倍、千倍的数量级,这样使用量就会大大增加,用在研究药品和食品领域,这是一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方向。
 
《中国品牌》:未来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会是一个怎样的前景?
王如良:从茶行业整个产业链角度来讲,多产业链融合,品牌化发展,金融互联网化,走出国门,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很好的方向。茶行业发展可以赋予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发展的趋势也是多角度的,比如茶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好,可以从深度旅游、茶文化的塑造、茶储存等着手,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产业链,以此,茶行业会向良性轨道发展。
茶行业发展最终是要实现全民喝茶,这样茶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便宜、快速、标准化,百姓敢买,才能喝得健康没有后顾之忧,这是茶产业长久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茶产业是很有生命力的,茶产业发展起来也会是一件造福苍生的好事。
 
作者:实习记者 耿黎明
日期:2023-12-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