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红楼梦,只看红楼里的衣服。
雀金裘、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翡翠撒花洋绉裙.....美翻了。
再大一点看红楼梦,开始关注红楼里的食物。
木樨清露、胭脂鹅脯、蟹粉酥、玫瑰清露、野鸡瓜齑、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光看名字就饿了。
更大一点看红楼梦的时候,编排起人物的爱情。
宝玉就该娶了宝钗,再娶黛玉,娥皇女英,两人平起平坐。一个持家理财,一个红袖添香。精神和物质都兼顾了。至于湘云这个爱吃醋的, 还是去嫁给卫若兰吧。
曾经有一个时期看红楼梦,除了感慨,还是感慨。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过分悲剧。跟《水浒》一样。好端端的那么多条好汉,轰轰烈烈的占山为王,慷慨激昂的宋朝式放飞自我,就这么被传统社会的正统价值观给毁了。所以,《水浒》是村姑陈最不喜欢的古籍之首。
现在看红楼梦,开始研究他们在喝什么茶,和喝茶的习惯。
比如林如海教黛玉“惜福养身”,每餐饭后,“务必等饭粒咽尽之后,方可饮茶”。
这是古人的养身方法。
这也符合了现代科学上讲究的饭后半小时才能喝水、喝茶、吃药的理论。
比如贾府,饭后要用清水漱口。
这跟现代人提倡的饭后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同一个道理。
比如喝茶,用井水那是太LOW了,最好选雪水,次之是雨水。
贾宝玉《冬夜即景》:“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这是说新到的茶,用雪水煮沸了冲泡,最为合适。
而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茶,烹茶的水是她五年前在庙里收的梅花雪。
红楼凌霜开,琉璃世界白雪红楼,佳人素手摘落雪,想想都是一幅美景图。
最近看了几篇文章,其中不乏茶界大师和红学界大师的专论。
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称《红楼梦》里的老君眉,是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
这君山银针,是长得像福鼎白茶的中的“白毫银针”一类的茶,要说就是红楼梦里提到过的老君眉,村姑陈怎么想,也想不通。
专家们说,是因为君山银针形似眉毛,故而又被称为“老君眉”,那说这话的人铁定没有看过君山银针的实物图。
请看下图,君山银针,身体大约有3厘米长,直径0.3厘米,身体笔直,只有极细微的一点弧度,怎么看,也不像人的眉毛。
人的眉毛不可能只有3厘米长,人的眉毛也不可能只有0.3厘米宽。
而且从“老君眉”三字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这茶的外形,应该是像太上老眉的君毛才对。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他常常分身下降诸界,传教度人,弘扬道法。
震古烁今的万经之王《道德经》便是他所著。
眉毛部分与太上老君的眉形极像)
在所有存世的太上老君的画像,太上老君的影视资料里,太上老君的眉毛,是粗粗的,长长的,尾部是上扬的,有长毫翘起,有神采飞扬的意味。
如果把3厘米长,0.3厘米粗的君山银针,放到太上老君的脸上去做眉毛,祖师爷仙风道骨般的风采立即毁了,变成了鼓上蚤时迁。
所以,无论如何,从外形上看,都不可能把君山银针和“老君眉”这种茶划上等号。
那么,红楼梦里连身份尊贵的一品诰命夫人贾母都会喝掉半盏的“老君眉”,是什么茶呢?
村姑.陈窃以为,从名字来历、外形来历、口感、冲泡方式上来看,都应该是现今福鼎白茶里的“老寿眉”。
证据学老师说,我们要先罗列出充分的证据,才能论证出结论。
对,先搜罗一下证据。
1.从白茶出现的历史来看。
在神话传说里,福鼎白茶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
到汉朝,汉武帝派东方朔封太姥山,而太姥山的神仙——太姥娘娘最显赫的事迹,就是用白茶治病救人。
白茶最早出现的记录,是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在汉朝和宋朝,都出现了白茶的记录。
那么在《红楼梦》作者生活的清朝,必定是有白茶的踪迹的。而且那时候的白茶还未大面积人工种植,进入百姓茶桌的机会也极少,只能是皇家贡品,故而在民间的书籍中,没有看到过关于白茶的记载。
但曹家是江宁织造,专为皇家采办贡品的,他家自然能喝到这稀罕的野生白茶——老寿眉。
2.从老君眉的出场方式来看。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红楼梦》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请看官们详看这一段原文。
首先,贾母她们是吃过茶,才逛到栊翠庵来的。来之前是吃过的茶来的。
其次,其次,贾母一进来,就跟妙玉说,“我们才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来....”,作为主人的妙主,该当是认真谨记住了这两个讯息。
在奉给贾母的茶叶的品种安排方面,她在挑选时,必然会考虑到,既然贾母才吃了油腻的食品,那接下来要喝的茶就不能太香(茉莉香片),不能太浓(黑茶),不能太寒凉(绿茶),但又有去油腻清爽口腔的作用。
而且,还不能是平庸的、不出名的茶。抛开贾母是寄人篱下的妙玉的大BOSS这个身份之外,贾母一进来就说了,“把你的好茶拿出来”。如果拿出太普通的茶,那可是太不给大BOSS面子了。
所以,妙玉拿的是老君眉,这茶名既有长寿吉祥的寓意,十分适合贾太君的身份,而且在当时是贡茶,身份杠杠的。再有,福鼎白茶里的老寿眉,性温,味清,香气沉郁,解油腻效果好。这些,都是妙玉选择把它奉给贾母的原因。
3.从老君眉的烹制方式看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第一,这是妙玉亲自去烧水泡的茶。
第二,用小盖钟(有盖子的小高碗,细长,形如钟)装茶,加盖子是为了洁净,也是为了保温。
这样的讲究,说明这个老君眉茶,需要现泡现喝,而且工艺复杂,一般人泡不好。
要给贾母这个懂茶的人喝,得妙玉这个懂茶的人亲自下手。否则她大可以叫下人去泡,泡好后自己端上来就行。
而贾母看到这个小盖钟,便主动说了一句: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这说明,在贾府,以及贾府这样的清朝公候府第里,六安茶是顶级的待客茶。
同时六安茶是用习惯性用盖碗泡的——当然不是现在村姑陈用的这种功夫茶盖碗泡法,而是一人一碗,把茶叶扔进盖碗里,再冲上水,便可以端上桌。
而妙玉泡的这老君眉,明显泡得极好,好茶叶,好水,好手法,才能令贾母满意,吃了半盏。
要知道贾太君刚刚是吃过茶,吃过饭来的,老年人不能饱食,尤其是贾府这样的人家,十分注定饥饿疗法养生。
她在这种情况下能喝下去半杯,说明这茶不错,茶好,泡得也好,合了她挑剔的口味。
要是不好喝,以她老人家的个性,喝一口便放下了,甚至还会说上一句玩笑话。
4.从老君眉的口感上来看。
贾母问了茶名,问了用水,喝了半杯,没有评价。
但是她又评价了。
她把这茶推荐给刘姥姥喝,这便是她的评价。
接着,作者借刘姥姥的口,对这个茶做了评价: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清淡,是刘姥姥这个从来没喝过好茶的人,对这碗老君眉的评价。刘姥姥平时喝的,当是粗茶、砖茶、比较差的绿茶,都是味浓重,汤感苦涩的。
喝到白茶,喝到老寿眉,而且是陈年雪水泡的,茶汤又轻柔又软和,如羽毛抚过唇舌,她自然会用平时喝到的茶味道去对比,得出“淡”这个结论。
然而,好茶却应该是柔和的,清润的,于是,“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后记】
综上所述,红楼梦里的老君眉,便是福鼎白茶里的老寿眉。
当然,不是普通的老寿眉,是老寿眉里的最高极——贡眉。
而茶树品种,也不是现今广泛种植的大白毫茶树,而是福鼎太姥山的原生品种——小白茶(小菜茶)。
贡眉从寿眉里挑选出来,上贡给皇帝,为了区别于寿眉,起一个像“老君眉”一样的名字,沾点道家的仙气,当更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吧。
一部千回百转的《红楼梦》,寄托了作者多少隐喻的心事。
连一个章回里出现的一杯茶,也吸引了各家各派的索引癖,辩论癖。
难怪作者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不幸,被他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