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中国茶格局中的艺术时代普洱茶
普洱茶
与千万人之中,在世间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
恰巧遇上了,然后轻轻的说一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茶叶、瓷器、丝绸,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商品,代表着传统中华文化足以骄傲于古代世界的三大器物成就。用著名教授、文学、文化评论家朱大可先生的话来说,这“茶瓷丝三位一体”的三件器物,标志着传统的中华帝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东亚世界朝贡贸易体系中的至尊地位,是中华文化优越地位在商品器物贸易层面的标志。但在十九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大潮冲击下,中华文明暂时衰落了,茶叶、瓷器、丝绸这三件中国的标志性商品,也连带失去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但饱经沧桑的中华文明是极富生命力的,即使在危机最为严重的年代里,依旧有陈寅恪先生这样的文化巨匠,凭借历史的经验和智慧,坚信中华文明虽然枝叶饱受摧残,但由于树大根深,虽屡经磨难,而必有蓬勃复兴的希望。而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国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和平崛起历程,也似乎正在印证着陈寅恪先生的信念:中华文明正在强势复兴!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茶也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恢复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中国茶中的普洱茶,更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如今短短20年左右的时光里强势崛起,神话般地创造了一个关于一片叶子的奇迹故事!
但即使如此,中国茶在世界茶格局中的地位,依旧远远不能和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在世界茶格局中的地位相提并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所谓茶,就是中国茶的代称,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商品之一,在世界茶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鸦片输入、战争、对中国茶的引种、机制茶的近代化大生产、至十九世纪末,英国茶(印度阿萨姆茶、斯里兰卡茶)逐步替代了中国茶在世界茶格局中的地位,中国茶在世界茶中变得微不足道。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茶,尤其是普洱茶的兴起,中国茶在世界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重要性不断凸显。不过,和十九世纪中叶前的全盛时期相比,今日的中国茶在世界茶格局中的地位依然是相形见绌,不可相提并论的。
 
回顾中国茶衰落的历史,不难发现,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各种复杂原因之外,中国茶最大的衰落,其实是品牌的衰落。从机制红茶诞生以后,借助日不落帝国之威,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一举取代和重新定义了世界茶的品类——红茶,让中国绿茶失去了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而红茶,是十分适于机制化大生产的。借助工业革命和垄断世界市场的方便,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确立了红茶在世界上的基础性地位。今日,大英帝国虽然早已日落黄花,风光不在,但红茶在世界上话语权早已不可动摇。而红茶的最大品牌,也被“立顿”等世界著名茶品牌占据,中国红茶要想和其争夺市场话语权,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今日,中国要真正复兴,光有国内市场还不行,必须完成走向世界,确立自己品牌的要务。而红茶品牌市场,早已被西方定义,不大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而中国的绿茶,品牌集中度严重不够,要想挤进世界茶市场,获得广泛接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剩下,最有可能成为世界著名中国茶品牌的茶类,无疑是普洱茶。近十余年来普洱茶在世界茶市场上的知名度、占有率不断提高,普洱风吹到英伦,欧洲、美国、日韩的事实也在提示着这种可能性。
 
可普洱茶的品牌集中度依旧不够,缺乏最具代表性、知名度的国内、国际品牌。于是乎,有人倡议,应该助产一两个最具知名度、影响力的普洱茶大品牌,以利走向世界。问题是,这种倡议,只是一厢情愿。云南几十个、上百个普洱茶品牌,谁来集中、怎么集中?普洱茶不像云南烟草,属于国家专卖商品,能由政府掌控,把原先几十个烟厂集约整合成红塔和红云红河两大烟草集团。普洱茶企早就完成了改制,由国企变成私企,所谓集中,只能依靠市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要完成类似烟草业的集约归并是不可思议,也是毫无必要的事情。事实上,正是改制,私人民营资本的进入,才极大释放了普洱茶产业的活力,极大地助推了普洱茶进入充满活力的生命时代。以今日的普洱茶产业来看,要回头去走过去的老路,是完全无必要,也无可能的事情。
诚然,普洱茶产业,确实需要,并且也有几个大品牌,大企业的支撑,因为有它们的支撑,普洱茶市场才能上规模,扩大影响力。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品牌,都必须是大资本,大企业,机制化生产的普洱茶大品牌。因为如果全都如此,就会严重背离普洱茶,也是中国茶最基本的特性——差异性。
用固定的程序、工艺、制造出品质完全一致的产品,再用统一的一套营销方式销售其产品,这是我们熟悉的西方大企业,也是立顿等著名红茶品牌的存在方式。普洱茶产业学习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但切莫忘记,这一套存在方式早已被自大英帝国时代起就被西方茶品牌定义了,今日的中国茶、普洱茶产业要从这一条模式中虎口夺食,分一杯羹,谈何容易!即使做得再好,最好的结果,大约也是做到分一杯羹的地步。可堂堂的中国茶,怎么只是做到能在世界茶格局中分一杯羹就心满意足的呢?这也未免太志短了吧!
 
所以,中国茶,尤其是普洱茶,必须另辟蹊径,找到自己在世界茶格局中的立足,并有发展之地。
其实,这条蹊径不言自明了,就是回到自己的基础特性,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基础特性——差异性。
而在全国所有茶类中,普洱茶的差异性无疑是最强的。
普洱茶的山头性,本就提供了原料差异性的最好基础。
而普洱茶最大的差异性,还来自于它出于何人之手。
而艺术时代里的普洱茶,更是以发扬普洱茶的差异性为灵魂。
不同的普洱茶艺术家,创作出的普洱茶作品必然是不同的。
就是同一位普洱茶艺术家,创作出这一批,那一批作品也是不同的。
况且,普洱茶作品还有存养的过程,让时间和造化加入自己的创作过程,越陈越香的作品,体现的是来自时空的差异性。
所以,艺术时代的普洱茶,是充分发挥普洱茶特性、也就是其差异性、艺术性的时代。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向传统时代致敬的时代。因为传统的中国茶,就是无比讲究差异性、艺术性的,是早已被各种制茶的艺术家和爱茶的艺术家,那些无数的具有艺术气质的传统文人通过诗词歌赋艺术化的中国茶。
而今日的中国茶,要想真正走向世界,重新树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传统,找到自己的灵魂——差异性,或者说艺术性。
只有有灵魂的事物才是受人尊敬的事物,中国茶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而是不加分辨取舍,机械照搬世界茶的经验和做法,那就将日益远离自己的灵魂,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而在今日的中国茶中,普洱茶,尤其是艺术时代的普洱茶,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并且良好的发挥了自己的特性的茶类,它必将获得尊重,带领中国茶走向真正辉煌的复兴之路!
作者: 邓艳波
日期:2023-12-0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